征收土地政策的變動體現在以下方面:
1.農村土地征收
完善土地征收的制度情況,土地征收是屬于政府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進行征收,對于確認征收的土地會給予相應的補償標準,做到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
2.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可以進入城市的建設用地市場,享受和國有土地同等權利。農村的集體建設用地分為三大類: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設施用地和集體建設經營性用地。
3.宅基地制度改革
宅基地制度改革主要任務有四項:一是改革完善宅基地權益保障和取得方式;二是探索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三是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機制;四是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目標是建立依法公平取得、節約集約使用、自愿有償退出的宅基地制度。
4.土地管理法修改
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土地管理法》的修改被認為具有標志性意義。
2017年5月,原國土資源部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在收到社會各界累計840條修改意見,并對修正案草案作出18處修改后,在2017年7月末,原國土資源部將《土地管理法(修正案)》送審稿正式上報國務院審議。
據了解,修正案草案主要針對當前土地征收制度不完善,因征地引發的社會矛盾突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不能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宅基地用益物權尚未得到完整的落實;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不健全;土地資源要素利用效率仍然較為低下等實際問題,對現行法進行修改。
5.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集體成員身份確認,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紅利將加快釋放。
6.土地承包期再延30年細則出臺
農村土地土地承包期再延30年細則出臺有利于維護承包方以及發包方的合法權益。對于農村土地在第二輪承包期到期后(2027年年底到期)再延長30年(2028年-2057年),那農村的新增人口獲得土地?按照“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原則,新增人口也是可以獲得土地的使用權的,對于戶口已遷出農村(出嫁或者定居城市)或者已經過世的人是沒有土地的。
今年國家對于各個地區土地的征收再利用的情況沒有減少,但是所幸對于征收的政策變更中更加偏向于對受損公民的利益保護,隨著土地價格的升高也將補償的基準提高了檔次,而且原本因為土地承包時間的問題而影響了承包方補償費用的問題也有了改善。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拆遷補償條例
集體土地征收政策的賠償標準
新拆遷條例規定的土地征收范圍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安局能介入征地折遷嗎
2020-11-17行政復議的對象是什么
2021-01-27共同生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24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區別有哪些
2020-11-28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荒山承包協議怎么寫
2020-12-26在哪里查看拆遷紅線范圍
2020-11-15拆遷安置住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19房屋拆遷營業稅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