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賠償金是否屬遺產
1、《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也就是說遺產是公民生前或死亡時存在的個人合法財產。死亡賠償金是在受害人死后才產生的,在公民死亡時并不現實存在,故不符合遺產的法律特征。因此,將死亡賠償金作為遺產處理,在我國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中找不到依據。
公民的遺產包括:(一)公民的合法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對公民可以繼承的其他合法財產是這樣解釋的:公民可繼承的其他合法財產主要包括有價證卷和履行標的為財物的債權以及承包人死亡時尚未取得的收益。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繼承法的若干問題解釋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公民的遺產并不包含公民在交通事故中死亡時事故責任者支付的“死亡賠償金”。
2、死亡賠償金是一種特殊的財產,填補的是受害人近親屬因受害人死亡導致的生活資源的減少喪失,是對受害人家庭損失的彌補,對死者家庭利益的賠償,不應屬于死者的遺產范圍。死亡賠償金的受益人只能是死者的近親屬。
3、從死亡賠償金產生的法理分析,受害人如沒有死亡,便沒有死亡賠償金的發生;受害人一旦死亡,則其民事主體資格消亡。在受害人死亡這一法律事實出現時,便在加害人與受害人親屬之間形成民事法律關系。既然死者不再是權利主體就無需進行救濟,近親屬依其與受害人之間的親屬關系,直接享有相關損害賠償請求權。受害人已經死亡,如果將死亡賠償金作為遺產,就可能認為死者本人還取得了財產。向不存在的民事主體賠償,既不符合邏輯,在法學理論上也存在障礙。
5、將死亡賠償金作為專屬于死者近親屬的財產進行賠償,可以充分體現出對死者近親屬生存權的關注,與我國《憲法》規定的精神相一致,同時也可以更好的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司法理念。
我國很多法律、法規雖然也都規定了死亡賠償金,但這些規定對賠償金的性質及歸屬并沒有明確。辛勤的小編節選《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部分內容,希望能幫到大家。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違法法律顧問有責任嗎
2021-01-19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民事案件能否跨地區移送管轄
2020-12-22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