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才能取得合法的土地使用權?
經國家批準使用,再以合同方式設立。這種方式是指土地使用人在國家主管機關批準的基礎上與國家簽訂土地使用合同,從而取得土地使用權。
比如我國農村推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農民集體所有的農業(yè)用地,由村或村內經濟組織與村民簽訂承包經營合同的方式承包給農民使用,農民因此取得土地使用權。
二、土地使用權的變更程序
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是指出讓人在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出讓年限尚未屆滿的情況下,終止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而收回土地使用權。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guī)定,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的前提條件是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并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經原審批機關批準。
(1)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為公共利益需要是指國家為經濟、政治、軍事、文化、衛(wèi)生等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可以將土地使用權收回。
(2)為實施城市規(guī)劃進行舊城區(qū)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新的城市規(guī)劃的實施,需要對舊城區(qū)進行大規(guī)模的改造,需要重新調整和安排城市各個區(qū)域的土地的使用,為配合舊城區(qū)改建,國家要調整使用土地,收回或重新安排一些單位和居民正在使用的土地。
(3)土地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約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xù)期或者申請續(xù)期未獲批準的。
(4)因單位撤消、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的國有土地的。
(5)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準報廢的。
三、土地使用權的類型
根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記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土地使用類型只有土地劃撥和土地出讓兩種形式。
1、劃撥土地使用權
劃撥土地使用權是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由此可見,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種基本形式。
(1)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
(2)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土地使用者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也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也就是說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
2、出讓土地使用權
出讓土地使用權是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 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幾個特征: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應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國家憑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xiàn)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為表現(xiàn)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 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以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為基礎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后,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形式有三種,即協(xié)議出讓、招標出讓和拍賣出讓。
土地征收是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據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和批準權限,并依法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補償后,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變?yōu)閲型恋氐男袨椤M恋卣魇罩竾乙罁怖娴睦碛桑瑥娭迫〉?a href='http://www.bjxgfjob.com/minshi/33.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民事主體土地所有權的行為。我國土地征收的前提是為公共利益。
綜合上面所說的,土地使用權就是屬于獲得土地所得到的權利,對于這個權利一般也必須要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流程來進行辦理,從而才能保障到獲得的權利是屬于合法的,所以,土地使用權在進行辦理的時候就要到專門的部門進行咨詢,從而才能依法的受到保護。
土地使用權類型轉讓方式包括哪些?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土地使用權轉讓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寧子豪律師,現(xiàn)執(zhí)業(yè)于北京德恒(大連)律師事務所, 擅長民商事、投融資、土地及房地產法律業(yè)務,并為大連本地多家中小企業(yè)提供法律顧問服務,對其日常經營中的合同審核、重大項目法律論證、勞動爭議解決等法律事務提供幫助。 此外,針對日常生產生活中可能面臨的各類合同、侵權、勞動、工傷、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婚姻家庭、財產繼承、拆遷補償、房產糾紛,也有著豐富的執(zhí)業(yè)處理經驗。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拆遷補償協(xié)議需要公證嗎
2021-01-27告重婚罪怎樣才給立案
2021-02-11股份公司募集設立流程是什么
2020-12-15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已經離婚了還算婚姻糾紛嗎
2020-11-09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競業(yè)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yè)限制義務
2020-12-07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1-19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