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賠償金存在于侵權損害賠償中,比如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工傷致人死亡、故意或過失致人死亡等,都會涉及到死亡賠償金的請求及給付問題。那么關于死亡賠償金的問題我們分兩個方面來講:一、死亡賠償金的數額該如何計算;二、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欠債可以執行繼承的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嗎
關于死亡賠償金數額的計算,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第二十九條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對于死亡賠償金的性質一直有不同觀點,但目前主流意見是“繼承喪失說”。此觀點認為,假設沒有發生致害人致人死亡的事實,那么死者在余下的生命歷程中將會掙得一批財富,但由于致害人的行為致人死亡,那么相應的這筆財富也就化為烏有,那么死者的各法定繼承人也就不可能再去繼承這筆財產。基于此,各法定繼承人可以自己為共同原告要求致害人進行賠償。由于人和人之間有個體差異,比如有的可能會活到40歲也有的可能會活到90歲,有的人掙錢能力很強,有的則很弱,因為法律是廣泛適用的,為公平起見,國家統一規定賠20年,計算依據就是上一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呢?
為了能較清楚的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以舉例的方式討論一下,要不然太過于抽象的話,既不好講,也不容易理解。
張某出交通事故死亡,張某的妻子、7歲的兒子、張某的父親、母親向肇事者提起訴訟,要求賠償。包括醫療費15000、護理費1000、誤工費800、交通費200、被撫養人生活費8萬元、喪葬費10800元、死亡賠償金28萬元。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可以要求哪些賠償項目,以及各項目應如何計算,在我錄制的《交通事故處理實務》中均有較詳細的講解,在這里我就不再過多講解。
醫療費用來賠償張某治療的開銷;護理費用來賠償因護理張某而支付的費用;誤工費用來賠償張某在治療因不能工作進而減少的收入;交通費用來賠償因治病而發生的交通費用;喪葬費用來賠償安葬死者而支付的費用;被撫養人生活費用來賠償因為張某死亡而導致收入減少,進而導致死者法定被撫養人的受撫養權損害。在以上項目中,張某的家人對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交通費和被撫養人生活的分配都沒異議,但唯獨對死亡賠償金該如何分配,產生了異議。而且,此時,死者張某生前的同事李某,拿著已經生效的判決文書要求法院強制執行賠償款,用以清償張某生前所欠8萬元的夫妻共同債務。
張某的妻子認為死亡賠償金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一部分,應當先分出一半給自己,剩余一半依《繼承法》按繼承人數按比例進行分割;
張某的父母認為死亡賠償金不是夫妻共同財產,是對死者近親屬的賠償,具有撫慰性質,應由死者的法定繼承人按份等額分割。
而張某的同事李某則認為,不論死亡賠償金也罷,還是其它的賠償項目也罷,都是死者張某的遺產,既然是遺產,就應在清償死者生前所欠債務后,剩余部分再由法定繼承人依《繼承法》規定予以繼承。
那死亡賠償金到底是賠給誰的?該如何分配此賠償金呢?
我們先看一下現行法律是如何規定的。應該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部法律對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做出明確定義,只有2005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對廣東省高級法院的一個復函中提到:
你院《關于死亡賠償金能否作為遺產處理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基于死者死亡對死者近親屬所支付的賠償。獲得空難死亡賠償金的權利人是死者近親屬,而非死者。故空難死亡賠償金不宜認定為遺產。
以上意見,供參考。
從這個復函中可以看出,最高人民法院對死亡賠償金的態度認為死亡賠償金不宜認定為遺產,而是對死者近親屬所支付的賠償。如果按照最高院的復函操作上邊的案子,最終出現的結果就是,張某的妻子、7歲的兒子、張某的父親和母親4人均分這28萬元的死亡賠償金,每人分得7萬元。而債權人李某則不得通過法院強制執行他8萬元的債權。原因是,最高院認為這28萬的死亡賠償金不是遺產,而是賠給死者法繼承人的。
假設張某個人遺產只有1萬元,那么法院只能執行死者1萬元的遺產用以清償8萬元債務,剩余的7萬元,只能按夫妻共同債務要求妻子償還,而不得要求死者的父母親償還,即使父母分得了10萬元的死亡賠償金,李某也不能向死者父母主張,原因就是,最高院認為死亡賠償金不是遺產,而是直接賠給死者近親屬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敏律師,從事律師工作20年之久,現為山東滕州滕國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經驗豐富。執業以來成功代理刑事辯護、勞動爭議、婚姻糾紛、合同糾紛、交通事故、工傷賠償以及房屋買賣糾紛等各種案件,辦理十多起意外死亡案件,圓滿解決,為刑事被告人多人多次提供罪輕、緩刑、無罪辯護,并獲采納,現為十余家企事業單位提供常年法律顧問服務!提供法律咨詢幾千次!深研法學,法學功底扎實,自從事律師工作以來,盡心、盡責為當事人服務,審慎處理各項法律事務,其處事作風和辦案思路獲得當事人和同行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廣東省精神損害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09債權轉股權的驗資證明應當包含什么內容
2021-01-13商標權轉讓流程及資料是怎樣的
2020-12-22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1-02-11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各主要城市對終止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有何規定
2021-01-26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人身意外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2-30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20-12-07保險條款解讀-旅游保險
2021-01-12委托代理的規定
2020-11-11對征收拆遷補償不服,信訪可以嗎
2021-02-25公益拆遷和商業拆遷補償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