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一、交通事故責任方無力賠償,受害方可通過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1、駕駛人因違反交通道路安全法,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罰款200~2000元,吊銷駕駛證。賠償受害方的事誼如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無效的,受害人可通過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如果肇事方無力承擔,則通過法院憑估財產而定。
2、造成公共財產或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且無能力賠償數額在40萬元以上的,法院可以交通肇事罪判處責任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且無能力賠償數額在80萬元以上的,法院可以交通肇事罪判處責任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無力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并且負主要責任以上的,如果無力賠償數額達到30萬以上的,就要負刑事責任,要坐牢的。如果責任人駕駛的是機動車,機動車交強險責任限額部分是由保險公司賠付的,不計算在無力賠償的數額內。
4、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對方無力賠償,受害方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申請執行期限為兩年,法院在用盡所有執行措施后,仍無法執行的,法院會中止執行,待對方經濟狀態有所改善后,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
二、交通事故后責任人無力賠償,負主要責任的,按交通肇事罪處罰
1、先交強險賠償一部分,保險能走的走掉,三者險能走掉一部分,加上財產保全,還有政府交通保險基金也可墊付一些。
2、出了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無力賠償,如果是承擔事故主要責任的話,會按交通肇事罪處罰的。
3、犯交通肇事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羊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據法條及司法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4、根據[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5、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6、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7、“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
8、在偷開機動車輛過程中發生交通肇事構成犯罪,又構成其他罪的,應當以交通肇事罪和其他罪實行數罪并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嚴格依法處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具有下列情節之一的規定從重處罰:
(一)犯交通肇事罪,畏罪潛逃,或有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或隱瞞事故真相,嫁禍于人的;
(二)酒后駕車的;
(三)非司機駕駛機動車輛的;
(四)駕駛無牌照車輛的;
(五)明知機動車輛關鍵部件失靈仍然駕駛的;
(六)具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受害方可通過法院得到一定的補償,事故責任方可通過各種險種賠償一部分,再根據責任情形決定判刑期限。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我們也歡迎您到律霸網進行在線咨詢,我們有最專業的律師為您提供法律上的幫助,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志強律師,1983年5月出生,系石家莊第一看守所法律服務辦公室常駐律師、法律顧問,石家莊律澤法律特約法律顧問,北京融吧金融特約法律顧問,河北省司法廳直屬律所——河北時代經典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專職律師,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理論水平,辦案認真負責,恪守職業道德,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當事人的一致好評。擅長死刑辯護、經濟犯罪辯護、財產犯罪辯護、涉黑涉惡辯護、暴力犯罪辯護、詐騙犯罪辯護以及金融借貸、婚姻家庭等民事糾紛,服務熱線:15373982619(微信同)。
申請著名商標的條件如何規定
2020-12-24主合同涉及刑事案件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0-11-16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殘,傷殘鑒定費由誰承擔
2021-03-16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車輛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14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主合同找不到了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3-19非法侵入住宅罪量刑
2021-01-04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商業銀行對并購客戶提供哪些支持
2021-02-02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