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資詐騙罪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有什么區別
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犯罪的主觀故意不同,集資詐騙罪是行為人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意圖永久非法占有社會不特定公眾的資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行為人只是臨時占用投資人的資金,行為人承諾而且也意圖還本付息。
1、從籌集資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用于生產經營,并且實際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資金也是用于生產經營,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用于個人揮霍,或者用于償還個人債務,或者用于單位或個人拆東墻補西墻,則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從單位的經濟能力和經營狀況來看,如果單位有正常業務,經濟能力較強,在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時具有償還能力,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單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經資不抵債,沒有正常穩定的業務,則定集資詐騙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3、從造成的后果來看,如果非法籌集的資金在案發前全部或者大部分沒有歸還,造成投資人重大經濟損失,則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非法籌集的資金在案發前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經歸還,則定集資詐騙罪的余地就非常小,一般應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4、從案發后的歸還能力看,如果案發后行為人具有歸還能力,并且積極籌集資金實際歸還了全部或者大部分資金,則具有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如果案發后行為人沒有歸還能力,而且全部或者大部分資金沒有實際歸還,則具有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
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對于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是否立案偵查,取決于有沒有涉嫌以下三種情形中的一種:
一是從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數額上來看,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二是從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戶數上來看,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30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50戶以上的。
三是從造成的經濟損失上來看,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公眾的存款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存放在銀行的,而經過銀監會批準設立的銀行,才具有存儲的資格。其他一起自然人和單位,都不能從事金融存款、貸款業務。現實中,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往往是用于一些其他行為,比如投資、放高利貸等等,當然在吸收到了公眾存款之后,犯意也有可能發生轉變,對公眾存款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從這點上來看,就與集資詐騙罪比較類似了。
集資詐騙罪的最高刑判刑是什么
在我國非法集資就是詐騙嗎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雇傭關系屬于連帶責任嗎
2020-11-17醫院泄露個人隱私賠償
2020-11-19檔案資料保存年限怎么判定是多少年
2021-02-11離婚賠償適用于訴訟時效嗎
2020-12-02公司被政府收購要什么條件
2020-11-27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倒車時撞死兒童,對方不滿要求額外賠償怎么辦
2020-11-26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試用期轉正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22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