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事件已經發生,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的發展過程已清楚地展現出來,故司法工作人員不應由此逆推行為人能夠預見、應當預見。這種做法容易擴大疏忽大意過失犯罪的范圍。
法律咨詢:
您好,責任書說對方在人行橫道將人撞傷(不說傷情-血流滿地,昏迷……。),肇事后,對方把人送到醫院后逃逸,對方負全責……。發生此交通事故一年左右,受害人因其他疾病死亡。請問肇事者是否過失犯罪,該負刑事責任嗎?
律師解答:
你好,屬于交通事故,不構成危險駕駛罪、肇事逃逸罪,也不屬于過失犯罪。
相關法律知識:
犯罪過失的認定
認定疏忽大意的過失,關鍵在于正確判斷能夠預見、應當預見,其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由于事件已經發生,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的發展過程已清楚地展現出來,故司法工作人員不應由此逆推行為人能夠預見、應當預見。這種做法容易擴大疏忽大意過失犯罪的范圍。正確的方法是,從分析行為入手,根據行為本身的危險程度、行為的客觀環境以及行為人的知能水平,判斷行為人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否預見結果的發生。
第二,不能因為結果嚴重就斷定行為人能夠預見、應當預見。行為人能否預見結果發生與實際發生的結果是否嚴重,具有一定聯系;但不能由此認為,凡是結果嚴重的,行為人就能夠預見、應當預見,凡是結果不嚴重的,行為人便不能夠預見、不應當預見。結果嚴重就千方百計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做法,是結果責任的殘余,違反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
第三,行為人在實施不道德、違法乃至犯罪行為時,有時也會發生行為人所不能預見的結果,不能因為行為人實施的是不道德、違法乃至犯罪行為,就斷定他能夠、應當預見自己行為的一切結果。特別是不能因為行為人的行為本身不構成犯罪,就針對其不能預見的_結果追究疏忽大意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認定過于自信的過失時,除了掌握其特征及其與間接故意的區別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不能將合理信賴認定為輕信能夠避免。信賴原則認為,在合理信賴被害人或第三者將采取適當行為時,如果由于被害人或第三者采取不適當的行為而造成了損害結果,行為人對此不承擔刑事責任。例如,汽車司機在封閉的高速公路上駕駛汽車時,因合理信賴他人不會橫穿公路而正常行駛,如果他人違法橫穿公路被汽車撞死,該汽車司機就不負刑事責任??梢?,合理信賴并非輕信能夠避免。換言之,具備適用信賴原則的條件時,就不得認定為過失犯罪。適用信賴原則的條件是:行為人信賴他人將實施適當行為,而且這種信賴是合理的;存在著信賴他人采取適當行為的具體狀況或條件,而且自己的行為不違法。
第二,不能將遵循了行為規則的行為認定為過于自信的過失。被允許的危險的法理認為,隨著社會生活的復雜化,危險行為明顯增多;許多危險行為不僅不可避免地存在,而且對社會發展具有必要性與有用性;實施這種危險行為的人,如果遵守了其行為所必需的規則,以慎重的態度實施其行為,即使造成了侵害合法權益的結果,也不能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例如,從事科學試驗的人總是預見到了試驗失敗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但只要他們遵循了科學試驗規則,以慎重態度從事科學實驗,即使試驗失敗帶來了損失,也不能認定為過于自信的過失。因此,凡是遵循了行為規則的,就不得認定為輕信能夠避免。
第三,不能將不可避免的結果認定為因輕信能夠避免造成的結果。在某些情況下,行為人預見到了結果發生的可能性,但不可能采取措施避免結果發生,或者雖然采取了避免結果發生的措施,但結果仍然不可避免,對此顯然不能認定為過于自信的過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出現死亡是否構成醫療事故
2021-01-19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應當報送什么資料
2020-11-26督促程序和簡易程序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試用期轉正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22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無保險可拍司法處置車嗎
2021-03-01交通全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0-11-10公租房拆遷和普通房屋拆遷有區別嗎
2021-03-03四會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07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包括哪幾種
2021-01-30拆遷安置房是否能夠進入市場進行買賣
2021-03-14公租房拆遷后如何分配以及相關問題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