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這個行為是非常惹人討厭的行為。很多人可能都有被騙過得經歷,被騙錢之后,覺得特別的失落,覺得自己疏忽大意才會被騙了錢。詐騙的行為如果情節惡劣的話,可以以詐騙罪定罪量刑,那么關于詐騙罪有無單位犯罪,小編就來給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一、詐騙罪有無單位犯罪
對于詐騙罪,刑法未規定單位犯罪,單位一般不屬于普通詐騙罪的犯罪主體,一般普通的詐騙罪的犯罪主體不包括單位的。
1、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2、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二、單位犯罪構成條件
1、單位犯罪的客體
單位犯罪主要分布在刑法分則中的第一章。危害國家安全罪(1條1個罪名)、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7條8個罪名)、第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53條79個罪名)、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1條1個罪名)、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23條33個罪名)、第七章。危害國防利益罪(3條3個罪名)、第八章。貪污賄賂罪(4條5個罪名)。至此可以看出,單位犯罪的客體因不同的犯罪而有所不同,主要有:
(1)國家的安全;
(2)社會的公共安全;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4)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
(5)社會管理秩序;
(6)國家的國防利益;
(7)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政的正常秩序及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無論侵犯哪類客體,在同自然人觸犯同一罪名的情況下,單位犯罪的客體與自然人犯罪的客體是一樣的。
2、單位犯罪的主體
單位犯罪的主體是復合主體,是由雙重成份結合而成的主體,它既有別于單一主體,又不能把它分開看成兩個主體。它是由單位和單位成員這樣兩個具有內在聯系的主體合二為一的,既可以稱為一個主體—單位,又可以在具體的量刑時一分為二,對單位和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分別適用刑罰。也就是說:單位犯罪的主體是以單位為形式,以直接負責的單位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為內容的。
(1)單位犯罪主體的形式——單位
a.企業單位。企業是指從事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為滿足社會需要獲得盈利、進行自主經營、實行獨立核算的基本經濟單位。(除私營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
b.事業單位。是指依照法律或者行政命令成立,從事社會各項公益事業、擁有獨立經費或財產的各種社會組織。比如新聞、出版、學校、科研、醫藥衛生等單位。
c.機關。主要是指國家機關,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權利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國家軍事機關、國家審判機關、國家檢察機關和黨的機關。在我國,過去在政企職責不分的歷史條件下,確實發生過一些機關參與經濟犯罪活動的情況。但是隨著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機關參與經濟犯罪活動的情況將得到有效的抑制。
d.團體。是指為了一定的宗旨自愿組成進行某種社會活動的合法組織。如工會、青年團、婦聯等人民群眾團體、文藝體育團體、學術研究團體、宗教團體、社會經濟團體等。
(2)單位犯罪主體的內容——直接負責的單位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人員
a.主管人員。就是在單位犯罪中負有直接責任的單位領導。這類人員,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幾個人。但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首先是單位的領導;其次,其行為與單位犯罪的危害結果之間具有直接的因果聯系。
b.直接責任人員。就是直接執行單位的決策,具體實施犯罪行為的人員。這類人員可能是單位的領導,也可能是一般工作人員;可能人多,也可能人少。但無論職位高低,還是人數多少,他們的行為必須同單位犯罪的危害后果之間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3、單位犯罪的客觀方面
單位犯罪在客觀方面要求,必須是實施了危害社會并且由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行為。也就是說:單位所實施的行為如果對社會沒有危害性或者是有益的,那么就不能夠成單位犯罪;反之,盡管單位實施的行為對社會有危害,但法律沒有規定為單位犯罪的,也不能構成單位犯罪。
具體的講,單位犯罪在客觀方面的行為包括單位領導的決策行為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實施行為,二者緊密聯系,缺一不可。如果僅有領導決策行為而沒有具體的實施行為,或者只有具體的實施行為而沒有領導的決策行為,均不能構成單位犯罪。
4、單位犯罪的主觀方面
在我國刑法學界對于單位犯罪的罪過形式有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單位犯罪的主觀罪過形式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只是以故意為主要表現形式。第二種觀點則認為,單位犯罪的主觀罪過只能是故意而不能是過失。我們認為:第一種觀點是正確的,因為在司法實踐中存在著過失而構成單位犯罪的具體實例。比如《刑法》第135條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第137條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138條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第139條消防責任事故罪以及第363條為他人提供書號出版淫穢書刊罪。
單位犯罪在主觀方面要求,必須是為本單位牟取非法利益或者維護本單位的局部利益而實施犯罪。如果不是為了單位的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的利益,以單位的名義實施犯罪行為,則不能構成單位犯罪。比如《刑法》第343條非法采礦罪,犯罪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是為了謀取個人的利益,而不是為給單位牟取非法利益,即使其以單位名義實施犯罪,也只能認定是自然人犯罪而不能認定是單位犯罪。
詐騙罪有無單位犯罪,詐騙罪是沒有單位犯罪的,一般單位犯罪都不是一般主體,所以單位犯罪是不屬于詐騙罪的。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和詐騙的數額有關的,并且法律在規定數額時有數額較大,數額巨大還有數額特別巨大,一次量刑標準變重。
?
合同詐騙罪報案材料有哪些
犯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關系中合法權益有哪些
2021-01-17仲裁合并審理條件是怎樣的
2021-01-25撤銷無效婚姻要多久執行
2021-02-02小股東沒有權力提起股東代表訴訟嗎
2021-01-11抵押財產屬于破產財產嗎
2021-02-25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這些關于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常識你必須了解
2021-01-19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監護人無法履行職責由誰來照顧
2020-12-01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女方出軌懷孕是否犯法,如何收集出軌證據
2021-02-22法院能強制執行贍養費嗎
2021-01-09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