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法律對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性質已明確認定為證據,同時授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終局裁決權,當事人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的,不能申請復議,更無法提起行政訴訟。
而從近年來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的實踐來看,筆者認為應增設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復核程序,其理由基于以下幾點:
第一,交通事故認定書直接關系到交通事故案件當事人的實體權利,從制度安排上給予當事人一定的救濟渠道是必要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不僅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更重要的是劃定了各方當事人的責任,而這種責任劃分實際上就基本決定了當事人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乃至刑事責任。在這樣一種情形下,對交通事故認定書的結論性意見法律卻沒有設置任何糾錯機制,程序方面是有瑕疵的。
第二,交通事故認定書既然被定性為證據,那么從證據規則上講應當經過質證、認證環節才能被采信,而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在這一點上卻失之于疏漏。另外,從證據種屬出發,理論上認為交通事故認定書應歸于“鑒定結論”類,由此,參照民訴法第125條的規定,當事人對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要求重新鑒定,而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一次性終局裁決的立法設計,其實等于剝奪了當事人的異議權。
第三,增設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復核程序在操作層面是可行的,也利于提高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執法水平。按照2005年3月8日公安部發布的《交通事故處理工作規范》第62條的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交通事故處理專家小組,負責交通事故認定的審核、復核工作。同時,上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承辦單位的交通事故認定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并有權撤銷承辦單位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也就是說,從工作制度角度而言,對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內部復核和監督程序是存在的,所以立法增設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復核程序,并不會顯著增加執法部門的工作量,且能夠促進這一工作的法制化和規范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偵查羈押期限最長為幾個月
2020-12-13房貸還不上如何處理
2020-11-18委托人不向行紀人支付報酬該怎樣處理
2021-02-16實習期工資會漲嗎
2020-11-30工傷護理費是否可以申請賠付
2021-01-13法律咨詢費用怎么收取
2021-02-23哄騙立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12-31董事會會議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3-25出車禍能要求精神賠償嗎
2020-11-10簡易程序和一般交通事故認定書有什么區別
2021-02-05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