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動車與行人碰撞該怎么歸責
由于機動車與行人和非機動車相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和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法律上會首先推定由機動車承擔責任。但不能由此而籠統地認為,機動車在任何情況下都得無條件地承擔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
我國法律在交通事故民事賠償中減輕行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在行人與機動車發生事故時,首先應以保護行人為主,所以在發生事故時,相應的增加了機動車一方的民事賠償責任,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機動車駕駛人在行駛中更加注意行人安全,在遇到危險時,以保護行人安全為先;危險與賠償相對稱原則。
在行人與機動車輛同時在路上行走并發生事故時,行人顯然處于弱勢,機動車駕駛人處于強勢,行人遇到的是身體傷害,而機動車駕駛人一般是財產損失,雙方在碰撞時的地位顯然不平等。故在民事賠償時,雙方的地位也不能平等,在碰撞中處于強勢的機動車一方當然應承擔更多的事后民事賠償責任。
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依據
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五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過調查后,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逃逸,造成現場變動、證據滅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四)不認定交通事故責任。公安機關并不是對每—個在道路交通中發生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事故都能夠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的。出于種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經公安機關調查不能確定任何一方當事人的違法行為時,則對任何一方當事人均不認定其負交通事故責任。
對于不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的適用必須嚴格加以限制。首先對于應當適用推之責任的案件,不能適用不認定交通事故責任。其次,事故發生后,公安機關應盡一切可能收集證據,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確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只有當確實不能確認任何一方當事人的違法行為時,才能不認定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
(五)交通事故責任推定。交通事故責任推定,是公安機關在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以及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致使無法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對當求人應負何種交通事故責任的推定行為。
三、如何判斷行人正在通過人行道
2013年公布實施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中規定,駕駛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不按規定減速、停車、避讓行人的,一次記3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有行人正在通過道路,應當避讓。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在未明確指示在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和橫過道路的行人路權的情形下,機動車遇行人橫過道路,應保證行人的優先通行權,保障行人生命安全。
可是如何界定沒有禮讓行人呢?
槐蔭交警大隊相關人士表示,交通規則上的“禮讓三先”就是先慢、先讓、先停,因為右轉彎車輛與行人和非機動車在信號上有交叉,怎樣才算不禮讓行人?我們一般認為是,讓行人停下等車就屬不禮讓了。機動車應該在保障行人和非機動車安全通過的基礎上完成通行。
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認定行人是否“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以特定時間段內行人一系列連續行為為標準,而不能以某個時間點行人的某個特定動作為標準,特別是該特定動作不是行人在自由狀態下自由地做出,而是由于外部的強力原因迫使其不得不做出的情況下。
簡單來說,行人走上人行通道后,當看到車輛沒有明顯減速且沒有停下來的趨勢時,為了自身安全不得不停下腳步這種情形,屬于汽車沒有禮讓行人。因為如果如果車輛有明顯減速并停止行駛,則行人肯定會連續不停止地通過路口。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保密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4月底離職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2-09侵權責任糾紛學生能否適用城鎮標準
2021-02-08庭前調解后反悔怎么辦
2021-01-12臨時工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0-11-15趙**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02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交通事故碰到人如何處理
2021-02-28醉駕五年能減刑嗎
2021-03-20減刑的適用條件
2021-03-24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