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伙詐騙從犯量刑標準是什么?
對于團伙詐騙從犯,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到50%,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識。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
二、詐騙罪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人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的權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為人以提起民事訴訟為手段,提供虛假的陳述、提出虛偽的證據,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決,從而獲得財產的行為,稱為訴訟欺詐,成立詐騙罪。
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對于從犯是可以對照主犯來從輕處罰的,具體情況下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合法的認定和處理,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咨詢司法機關來進行認定,對司法機關的判決結果不服的,可以向上級司法機關上訴。
法律上什么算感情詐騙罪
詐騙罪的相關法律有哪些?
集資詐騙擔保人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辨認筆錄屬于什么證據
2021-02-06勞務派遣員工申請仲裁如何處理
2021-01-02職業病鑒定費用多少費用
2020-11-25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父母離婚母親去世父親是監護人嗎
2020-12-25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23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無結婚證酒席錢要賠償嗎
2021-03-02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