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行為人的交通肇事行為必須達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程度,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礎。如果行為人沒有造成上述嚴重后果而逃逸的,則不應認定該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僅能作為治安處罰的從重情節考慮。
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這是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因素。如果行為人沒有意識到交通事故的發生而離開現場,則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認定其構成一般交通肇事罪。需要強調的是,筆者所說的“明知”,是指行為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如果行為人“應當知道”?自己的行為造成交通事故而裝作不知道,逃離事故現場的,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逃逸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個重要因素。
實踐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數人是因為其他目的,如害怕遭到被害人親友及其他圍觀群眾的毆打而逃跑,這些人往往在逃離現場后,很快通過報告領導或報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處理。顯然,這些人的主觀惡性要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在認定時加以區分,以保證準確適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縱。當然,行為人出于正當目的逃離現場后,必須及時向有關機關報案,接受法律處理,否則,如果行為人一逃便杳無音信,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交通肇事行為必須達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程度,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礎,沒有造成上述嚴重后果而逃逸的,則不應認定該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僅能作為治安處罰的從重情節考慮,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取消貸款要多少違約金
2021-03-094人尋釁滋事主犯怎么判
2021-03-04贈與合同約定不得撤銷贈與,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1-02-20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結婚有哪些正常收費
2021-03-08和精神病人結婚該怎么辦
2020-12-16子女拒付贍養費怎么辦
2020-11-21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