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犯罪是屬于共同犯罪嗎
刑法界觀點并不一致,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否定說與肯定說。
否定說認為,根據新《刑法》有關共同犯罪的規定,上述觀點缺乏明確的刑法總則依據。因為,現在難以對《刑法》總則第25條第1款規定的“二人以上”的“人”解釋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的主體。單位本身沒有意識和行為,單位與單位、單位與自然人之間不可能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犯罪行為。此外刑法對于共同犯罪規定中的“人”再怎么擴張解釋,都難以解釋為單位,因為單位與法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以“二人以上”只能解釋為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據此,對于若干個單位伙同實施的犯罪,應當也只能根據各個單位在犯罪的犯罪情節,分別依照有關刑法規定進行處罰,而沒有必要像對自然人的共同犯罪那樣,區分主犯、從犯、脅從犯與教唆犯進行處罰。另外,對于單位與自然人伙同實施的犯罪行為,也同樣沒有依據以共同犯罪論處。
肯定說認為,我國刑法關于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這里的“人”可以理解為自然人和單位,這樣就使單位共同犯罪的觀點在新刑法中找到相應的刑法總則依據。既然“人”不僅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有單位參與的共同故意犯罪應當認定為共同犯罪,從而肯定單位可以作為共同犯罪的主體。
目前,肯定說占主流地位。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這里的人,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單位犯罪主體,是指刑法規定的,實施刑法分則明文規定可以由單位構成犯罪的構成要件行為、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單位。
單位犯罪屬于共同犯罪可能的情形有:(1)二個以上的單位共同犯罪;(2)一個單位和一個自然人共同犯罪。但一個單位犯罪中的單位與其直接責任人員不能構成共同犯罪。
二、單位犯罪與共同犯罪的區別
單位犯罪與共同犯罪的區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產生犯意的時間不完全相同。單位犯罪中,犯意只能產生于犯罪行為實施以前。這是因為,單位犯罪總是在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單位負責人決定之后才去實施,因而必然是在犯意產生之后才去實施。共同犯罪中,犯意產生的時間是較為隨意的,既可以是在實施犯罪以前,也可以在實施犯罪過程中。
(2)犯意的種類不同。單位犯罪中的行為人在主觀上表現為直接故意。共同犯罪的行為人在主觀上既可以都表現為直接故意,也可以有的表現為直接故意,有的表現為間接故意,還可以都表現為間接故意。
(3)承載犯意的最終主體不同。單位犯罪中,除了存在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犯意外,還存在一個單位犯意,并且最終是以單位整體犯意來追究的,即在單位犯罪中,犯罪活動是以單位的名義實施的,個人意志要通過單位的意志表現出來。共同犯罪中,除了各個共同犯罪人的犯意外,不存在其他犯意,犯罪活動一般就是以犯罪分子的名義實施的,不存在以另一個單位的名義實施犯罪的情況,即使是以另一個單位的名義實施的,也不能代表該單位的意志。這是區分單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一個重要標準。
(4)犯罪動機不同。單位犯罪中,各犯罪人實施犯罪活動的動機是為了實現單位利益。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實施犯罪活動的動機是為了實現個人目的。這是區分單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另一個重要標準。當某些犯罪分子利用單位的名義實施犯罪時,究竟是按照單位犯罪處理,還是按照共同犯罪處理,就必須考查是為了個人利益還是為了單位利益。
(5)單位犯罪的情況下,單位成員并非都有犯罪意圖和犯罪行為。共同犯罪尤其犯罪集團的參加人都有犯罪意圖和相應的犯罪行為。
(6)單位組織與共同犯罪中組織不同。在單位犯罪的情況下,單位都是合法組織(根據司法解釋,為了犯罪組建法人,然后以單位名義進行犯罪,其犯罪行為不是單位犯罪。如賴*星走私案)。共同犯罪中組織即犯罪集團是為了犯罪而建立起來的非法組織。在某些情況下,建立非法組織的行為本身就構成犯罪的既遂,例如刑法第294條規定的組織、領導和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罪。多數情況下,建立犯罪集團是犯罪的預備行為。
(7)法律規定的模式不同。對于單位犯罪,刑法采取的是總則統一規定與分則具體規定相結合的模式。如果刑法分則沒有對某種具體犯罪設立單位犯罪條款,即使行為符合單位犯罪的條件,也不能按單位犯罪處理。例如,某行政單位經集體討論決定,挪用本單位100萬元資金從事股票投機,希望給本單位謀取一些預算外資金,結果造成重大損失。這種行為完全符合單位犯罪的特征,但由于刑法沒有對挪用公款罪規定單位犯罪,因而對該行為不得以單位犯罪論處。對此情況,如果該行為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構成要件,可以按挪用公款罪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對于共同犯罪,刑法采取在總則統一規定的模式,犯罪活動只要符合刑法總則有關共同犯罪的規定,就應當按共同犯罪處理,除非法律有特殊規定。
單位犯罪屬于共同犯罪可能的情形有:(1)二個以上的單位共同犯罪;(2)一個單位和一個自然人共同犯罪。但一個單位犯罪中的單位與其直接責任人員不能構成共同犯罪。在文中有詳細的介紹。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離婚不讓看孩子違法嗎
2020-11-15公司贈與員工股權協議書有效嗎
2021-03-03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取保候審保證書怎樣寫
2020-11-12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如何對移送管轄權裁定提出復議
2021-01-22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附帶民事訴訟
2020-11-30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保險公司追償沒財產執行怎么辦
2021-01-25非運營車輛拉貨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4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