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詐騙罪如何取證
目前我國《刑法》沒有感情詐騙罪這一罪名,如果通過感情欺騙詐騙財物的,構成犯罪的可按詐騙罪進行處罰。
被害人要寫書面的報案材料,寫明被騙經過,提供破案線索:嫌疑人特征、被騙數額、如何交付財產、嫌疑人的詐騙手段等,公安機關可以制作詢問筆錄,詳細了解案件情況,公安機關接受被害人報案后,立案偵查,采取措施,收集犯罪證據:抓獲嫌疑人進行訊問,制作筆錄,查明嫌疑人戶籍信息、有無犯罪前科、有無同案犯、詐騙手段、詐騙數額、贓款去向、安排被害人進行辨認、追繳作案工具、向銀行查詢查封扣押凍結嫌疑人涉案財產、銀行賬戶,刑事拘留后提請檢察院批準逮捕,逮捕嫌疑人后繼續偵查。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二)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的手段、方法沒有限制,既可以是語言欺詐,也可以是動作欺詐;欺詐行為本身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有告知某種事實的義務,但不履行這種義務,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或者繼續陷入錯誤認識,行為人利用這種認識錯誤取得財產的,也是欺詐行為。根據本法第300條規定,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騙取財物的?以詐騙罪論處。
(三)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兩者都使用騙術,后者也可能獲得財產利益,這兩點相同;但是,主觀目的、犯罪手段、財物數額要求和侵犯的客體,均有不同。招搖撞騙罪是以騙取各種非法利益為目的,冒充國家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活動,是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權益的行為,它所騙取的不僅包括財物(但無數額多少的限制),還包括工作、職務、地位、榮譽等等,屬于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本文章對大家的感情詐騙的這個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和回答,大家應該進行相當的深入的研究,所以大家應該仔細的了解這個問題。針對這個問題要好好了解一下,仔細的斟酌一下。和這個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車禍能要求精神賠償嗎
2020-11-10普通合伙企業的退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23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審理過程中發現案由錯誤怎么辦
2021-02-15法律對失信人員子女有何限制
2021-03-01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2020-12-01關于保險理賠時效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