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承租人、轉租人先買權的競合,雙方優先權的順位問題(《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于2020年12月31日)
如果幾個先買權共存于同一標的,且權利人都主張該權利,某一權利的行使必然排斥其他權利的實現,就會產生先買權的競合問題。
(一)對于承租人、轉租人先買權,先要澄清次承租人享有先買權及轉租人是否喪失先買權的問題。合同法第224條規定之轉租,系承租人不退出租賃關系,而將租賃物轉租給次承租人占有和使用,并未涉及次承租人的權利義務。由此,先買權之于次承租人的享有和行使,遂成為一個實踐中的棘手難題。
從法律解釋學角度,解決這一問題的切入點,在于對合同法第230條進行擴張解釋,也就是判斷該條所稱的承租人能否包括次承租人在內。與共有、典權、合伙等法律關系相類似,承租人先買權的制度設計指向的是維護財產流轉的有序和高效,換言之,先買權雖發生在出租人與承租人的債的關系中,可其產生的基礎法律關系卻是承租人對租賃房屋的實際占有和使用。
在轉租關系中,承租人作為轉租人將房屋轉移給次承租人占有,使次承租人形成對所租房屋的一種特殊依賴或者生產和生活上的便利。因之,賦予次承租人先買權有利于所租房屋的安定性和高效使用,較為符合立法本意。故此,次承租人應包括在享有先買權的“承租人”涵義之內。
(二)次承租人享有先買權是否就意味著承租人喪失了該項權利
先買權是一種從其產生之初就與物的占有和使用密切相關的制度設計,轉租形成了承租人對物的占有和使用之脫離,導致租賃權的虛擬化,這會導致不少人誤以為承租人的先買權也一并移轉給了次承租人,而不再享有先買權。
澄清這一誤解的關鍵,在于區別“轉租”與“租賃權轉讓”這兩個概念。轉租,是承租人在租賃期內將所租房屋的部分或全部轉租給他人,承租人并不退出租賃關系,在享有并承擔轉租合同規定的出租人的權利和義務同時,還必須履行原租賃合同規定的承租人的義務,這與租賃權轉讓后承租人完全退出租賃關系,不繼續享有租賃權完全不同。
引申言之,承租人在原租賃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并未由于轉移而解除,承租人對房屋的占有和使用可以在轉租期滿后加以恢復,并且還要為次承租人對轉租房屋的損壞向出租人承擔賠償責任,由此得知,轉租后的承租人依然享有先買權。
二、承租人與次承租人均有先買權,權利指向共存于同一標的,孰者順位在前
一般而言,轉租房屋由次承租人實際占有和使用,說明次承租人對轉租房屋的評價高于轉租人,也就是原承租人,社會資源從評價低者流向評價高者,至少有利于資源優化配置,加之次承租人的合法權益也更容易由于房屋所有權的任意處分而受到侵害,因而,次承租人之先買權的順位在前順理成章。
但是,次承租人這種順位在前的先買權究竟如何實現,還需要進一步推敲。次承租人對先買權的占有和使用取決于轉租合同,轉租合同得以履行的基礎,乃在于轉租人依據原租賃合同對租賃權的保持。也就是說,次承租人對于先買權的實際行使,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轉租人享有租賃權的穩定性之上的。
可是,當轉租人意欲行使先買權時,完全可以與出租人通謀而使原租賃合同終止、解除、撤銷或無效,或者另行訂立租賃合同。此時的次承租人雖然能夠向轉租人主張債務不能履行的違約和賠償責任,然而,次承租人可能涉及的重大利益卻無從保障。
有鑒于此,有必要在立法上對出租人和轉租人行使解除權有所限制,一方面,增設行使解除權時的通知義務,就是出租人或轉租人在對原租賃合同行使解除權時,應提前向次承租人履行告知義務;另一方面,確立次承租人作為第三人的代位權,出租人行使解除權而轉租人怠于抗辯的,次承租人可逕行向出租人行使代位請求權;轉租人行使解除權的,次承租人可選擇是否取代轉租人,向出租人直接履行合同義務;出租人與轉租人合意解除合同的,次承租人在合理期間內,可向出租人和轉租人提起侵權之訴。
綜合上面的介紹,承租人、轉租人先買權要符合相應的規定。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轉租人先買權的競合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需要找律師咨詢,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蘇成生律師,男,漢族,中共黨員,執業證號12205200210566592。2002年——2016年執業于96101部隊法律顧問處,處理過大量涉軍維權案件,現為通化市昱誠律師事務所職業律師。對預防糾紛發生、減少當事人訴累,有獨到經驗。 當前業務強項:擔任政府機關法律顧問,商事合同審查與訴訟,有處理應急突發問題、歷史遺留疑難問題的豐富經驗。經常處理家庭婚姻、交通事故、拆遷承包糾紛、工亡討薪糾紛等常見案件。 電話:13943571065 人生格言——“人生目標是應該通過堅守信念,而不是屈服來實現的。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道路上,我從未放棄!盡管這條路注定會走得很艱難,很孤單,但是上天不會辜負每個人的勤奮和堅持!”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沒錢給贍養費強制怎么判
2021-01-18證據交換階段患者享有哪些權利
2021-02-11沒有談好賠償款可以強拆嗎
2020-12-25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罰
2021-03-03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