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內容:交通事故如果涉及兩輛以上車車輛的情況下,保險人該如何承擔保險金的給付義務呢?下面,交通法律咨詢小編以及工傷法律咨詢小編聯合整理通過免費在線法律咨詢后一案例來詳細介紹。
交通事故中數車肇事的賠償處理問題
我國《道交法》和《交強險條例》均未予以明確,實踐審判中,各地法院的認識和處理方法并未統一,實值得進一步探討。兩輛以上車輛共同肇事,按照各車輛投保的情況,可以分為三種情況:第一、肇事車輛均已投保較強險;第二、部分車輛投保了交強險;第三、全部車輛均沒有投保交強險。
【案例介紹】
2006年9月15日,A于視線不良的雨天駕駛B車,于一交叉路口,因剎車不及碰撞由C駕駛違規右轉彎的D車,碰撞后,B車倒地碰撞路邊的行人E,導致E受重傷及兩車不同損壞的交通事故。B、D車分別在甲、乙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該事故中A負主要責任,C負次要責任。E的事故損失包括醫療費共計120000元。
第一種情況:B、D均已投保了交強險。
E可以同時向甲、乙兩家保險公司請求賠付保險金,那么甲、乙保險公司該如何承擔保險金的賠付義務呢?這里我國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理論界主要存在以下二種學說:
一、一份保險金額保障說
此說認為,數車共同肇事,數位被保險人均對受害人負擔賠償責任時,不論受害人所受損害若干,至多只受強制責任保險一份保險金額的保障,不因加害人(被保險人)有多數人而不同,因此,故各保險人共同對受害人為一份保險金的保障。我國臺灣地區采用該種學說,《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第三十四條規定:“汽車交通事故由數汽車所共生或涉及數汽車者,依下列規定處理;一、肇事汽車全部或者部分為被保險車輛,受害人或者受益人得在本法規定之保險金額范圍內,請求各被保險人連帶給付保險金。……”。
二、數份保險金保障說
該學說認為,責任保險是被保險人恐責任負擔過重所尋求的保障,所以當事故發生時,如果有數位被保險人對受害人均負有責任時,因各被保險人均可獲得一份保險金額賠償的責任減免。對受害人而言,可在“保險金額乘以共同侵權被保險汽車數”的范圍內,要求各保險人賠付事故損失。這樣一來,受害人不致獲得不當得利,而且能盡量獲得保障。被保險人應獲減免的責任額仍應維持,這樣對被保險人而言有利。德國、日本的立法例,采用該學說。
(1)、德國立法例:受害人可得的損失填補,是在損害范圍內,由各被保險人依其應負責任賠償,因此,受害人可得的保障并不限于一份保險金,而是在損失范圍內盡量獲得保障。
(2)、日本立法例:日本自動車損害賠償保障法第十二條規定:“責任保險契約,應就每一車輛個別締結之。”就每一車輛均有一份保險金額的保障,因此,復數的車輛所關聯的共同不法行為的處理,是受害人的損失超過一份保險金的,以“保險金乘以共同不法行為車輛的契約數”的范圍內支付損失額。
以上兩種學說或者說是制度,各有其道理和法理依據,但回歸我國的交強險制度,到底該采用那一種呢?對于該問題可謂見仁見智,筆者更傾向于“一份保險保障”,除了以上第一種學說的理由外,更加以以下考慮:首先,我國交強險制度的目的在于一定的限額內為受害人提供“基本”救濟保障;其次,無論交強險,還是商業第三者險,均屬于責任保險。責任保險制度是承認汽車使用的必要性,肯定其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責任保險制度雖然能有效化解侵權人與受害人之間的矛盾,使受害人的損失得到填補,使侵權人的賠償責任不致于“過重”,但責任保險也同樣存在其制度的“詬病”。主要表現在其對民事侵權責任制度起到的“負面”作用。民事侵權制度在于使侵權人就其實施的侵權行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這里主要表現在民事賠償責任),通過經濟方面的制裁,使侵權人提高危險行為的防范意識,從而提高類似的行為再次發生。而責任保險制度,使違法者所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有了責任保險分擔,違反者的經濟制裁,轉嫁給了守法者,使違法者的危險防范意識未能有效地提高。回歸交通事故中,采用數份保險金保障說,在強制責任保險限額之外,侵權人的民事賠償責任更易于全部免除,其造成的社會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在承認一份保險金保障的前提下,以上案例甲、乙保險公司在向受害人E計賠保險金的時候,會出現以下問題,甲、乙保險在保險限額(假定E的損失賠償項目均超過各項的賠償限額;下同)范圍內,到底是按各自承保車輛的事故責任比例承擔保險金賠付義務呢?還是部分責任比例平分呢?
假設按照責任比例承擔,那么甲保險公司需要向E賠付60000元×70%(主要責任比例)=42000元,乙公司需要向E賠付60000元×30%=18000元。
假設部分責任比例承擔,甲、乙分別需向E賠付60000元×50%=30000元。
這是審判實務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筆者認為應采用平分的計賠計算方法,主要理由如下:“擱置”事故責任,在責任保險限額范圍內,保險公司對受害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這是汽車責任保險制度的一個基本原則,多車肇事的情況下,在保險限額范圍內如果再回歸責任賠償體系,以事故責任比例分擔保險公司的賠付義務,實有違反該制度原則,倒果為因。
按責分擔的特例:上述案例,如果A負事故的全部責任,B不負事故責任,那么按照我國的現有交強險的規定,乙公司在一份保險金(60000元)的范圍內承擔20%的賠付責任,即將承擔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0000元+醫療費限額1600元+財產限制400元=12000元,甲公司承擔80%的賠付責任,即死亡傷殘賠償限額40000元+醫療費限額6400元+財產限制1600元=48000元。
第二種情況:B投保了交強險,D沒有投保交強險
以上情形,E可以向甲公司請求在保險限額(60000元的)范圍內賠償損失,按照一份保險金保障處理,E剩余的事故損失只能請求B、E按照事故責任比例承擔,即B、D可能向E分別賠償60000元(總損失120000元-限額60000元)×70%=42000元,60000元×30%=18000元。
這里會產生一個問題,D駕駛的車輛沒有投保交強險,那么其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呢?該承擔什么責任?按照《道交法》第九十八條的規定:公安機關管理部門應扣留車輛,直至按規定投保交強險,并處以保險費二倍的罰款。對于以上案例,D可以受到扣留車輛及保險費二倍的罰款,該種處罰屬于行政處罰。
第三種情況:B、D均沒有投保交強險
對于該種情況,按照一份保險金保障處理,應由B、D在60000元的限額范圍內對E承擔直接賠償責任,剩余部分按照責任比例承擔。對于60000元的賠償限制,根據以上的論述,應由B、D平分,即每人承擔30000元的賠償責任,而且,該種責任應為連帶責任。
更多咨詢可撥打律霸網全國法律咨詢熱線:4006012708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犯罪過追訴時效了怎么給黨紀處分
2021-01-10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定記載事項?
2020-12-26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車禍理賠清單
2020-12-01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