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18日凌晨,被告人郭某在某火車站貨場作業中因工作瑣事受到派班員許某的批評。郭某懷疑同班的臨時裝卸工陳某“告狀”所致,便遷怒于陳某,尋機報復。同月19日上午,被告人郭某見到陳某路過,便不指名地辱罵陳某。同月22日,被告人郭某將家中的高毒農藥敵敵畏倒入一小藥瓶內(約10毫升),于上午10時10分左右進入陳某家中,趁陳某家人不注意將農藥倒入欲送給陳某食用的飯菜中。是日上午11時許,陳某接到家人送來的飯盒準備就餐時,發現有異味而未食用。
檢察機關指控被告人郭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提起公訴。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郭某熟識農事,明知敵敵畏系高毒農藥,仍將其倒入他人即將就餐的飯盒內,完全是一種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幸被被害人及時發現而未得逞,被告人郭某的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其犯罪的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根據1997年刑法第232條、第23條的規定,作出被告人郭某犯故意殺人罪(未遂),判處有期徒刑5年的刑事判決。
[理論爭議]
本案被告人的犯罪故意屬直接故意還是間接故意,公訴機關和審判機關的看法有分歧。公訴機關在其公訴詞中認定為“間接故意殺人”,法院認為被告人的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就本案而言,犯罪人將高毒農藥明白無誤地置于被害人的飯盒中,其主觀方面的直接故意明顯。同時,本案被告人的故意殺人行為因被害人及時發現而未得逞,是犯罪未遂。公訴機關一方面認為被告人是間接故意殺人,另一方面又認為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是犯罪未遂,反映出刑法理論上的一個爭議問題:間接故意犯罪中是否存在犯罪停止形態?
間接故意犯罪是否存在犯罪停止形態,刑法學界多數學者持否定說。(參見高*暄主編:《中國刑法學》,167頁,北京,中國**大學出版社,1989)持否定說觀點的學者認為,間接故意犯罪由其主客觀特征所決定,不可能存在未完成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這些犯罪停止形態。對于間接故意犯罪而言,只有是否構成犯罪的問題,不存在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和既遂形態與稱謂問題。(參見高*暄主編:《刑法學原理》,第1卷,272~274頁,北京,中國**大學出版社,1993)認為間接故意犯罪存在犯罪停止形態的學者認為:間接故意犯罪并非一概有犯罪目的和未遂,在實施非違法犯罪的行為而放任某種危害結果發生的場合,間接故意犯罪無目的也無未遂;在實施某種違法犯罪行為而放任另一危害結果發生的場合,間接故意犯罪有犯罪目的也有犯罪未遂,行為人實施危害行為所放任的結果,就是間接故意的犯罪目的,如果該目的未能實現,就是間接故意犯罪的未遂。(轉引自高*暄主編:《刑法學原理》,第2卷,272頁,北京,中國**大學出版社,1993)此外,還有學者認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采取放任結果發生的態度,這僅能說明行為人有了間接故意,不能說明一定會出現間接故意行為。要出現這樣的行為,還必須有犯罪動機和目的,并且是間接故意、動機和目的三者互相作用形成意志驅動力,決意實施該行為,客觀上才會出現間接故意行為,因而才會構成間接故意罪。犯罪目的對間接故意罪的構成所起的作用是明顯的,該目的之內容就是采取放任態度后發生的危害結果。(參見胡*貴、陳*蘭:《關于犯罪形態的幾個問題》,載《政法論壇》,1997(6))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民事糾紛打官司步驟有哪些
2020-12-09人事爭議被申請人提交答辯書的限期是多久
2021-01-09抵押權人在什么情況下有權提前行使抵押權?
2020-11-11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挖黑礦老板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公司贈與員工股權協議書有效嗎
2021-03-03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保險人履行給付義務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3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