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市場發育不建全,建設市場準入管理不嚴。
近幾年施工企業如雨后春筍不斷冒出,一些施工力量弱、資信情況差的單位混入了建設市場,而公路項目施工招標處于一個買方市場,一個項目招標少的有幾十家企業報名,多至幾百家,有的一個合同段就有30—40家報名,競爭非常激烈,加上部分施工企業的能力與它的資質不相對應,所以,投標人為了奪得項目,往往會采用極端的手段騙取中標或獲得利潤,如投標人相互串標,哄抬標價,從中弁利;或投標人先采用低價搶標,然后利用設計變更等方法來改變原有報價,這種惡性競爭表現得比較突出,嚴重損壞了業主的經濟利益,擾亂了正常的建設市場秩序。例如我省某高速公路引進外商投資,采用最低價中標法,有的投標人認為先低價中了標再說,最后通過設計變更向業主索賠以獲得利潤,再加上國內企業財務狀況較差,結果給合同的實施帶來困難,于是表現為大量分包轉嫁風險,偷工減料影響工程質量,存在價格太低做不下去躺倒不干,弄得業主左右為難。
2.其次是不夠誠信,不論業主還是施工企業均存在此現象,業主不誠信表現為,工程前期工作準備不足,征地拆遷不到位,致使施工單位遲遲不能開工。
例如臺州市某工程,工程已招標,但征用的土地還未落實,施工單位久久不得入場;工程建設資金不到位,工程進度款支付不及時,致使工程無法順利進行,迫使施工企業墊資施工,以致工程質量與工期均無法滿足合同的要求。施工企業不講誠信,主要表現為人員的更換與施工機械的不到位,有的中標單位進場施工的管理人員與投標承諾的人員無一人相同。
3.項目招投標與后期監督管理脫節,監督檢查力度不夠。
招投標時,評標專家組成員審查的重點放在投標單位的技術標上,而對商務標的審查卻不仔細,特別是不平衡報價,目前許多專家對工程的單位造價并不真正了解,何為不平衡報價也未有定論,所以不平衡報價的審核只是停留在表面,未曾有實質性的體現;招投標時專家組成員只是對投標單位及人員的資質進行審核,但人員的實際情況并不了解,有些投標單位擬定的項目部成員只是為了符合招標文件的需要,根本到不了位,這些情況評標專家組成員并不了解,加之工程后期業主及監督管理部門的管理跟不上,施工單位人員的變更,機械設備的不到位,沒有強有力的制約措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辯護詞
2021-01-26機動車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后如何賠償?
2021-02-05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什么是合同撤銷權
2020-12-01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夏季有車族發生有哪幾種情況,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