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緊急避險交通事故致一死一傷責任如何認定?
我國《民法通則》第129條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所謂“緊急避險”,是指為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他人的人身、財產權益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犧牲較小利益而保全較大利益的行為。本處僅研究涉及交通損害的緊急避險,如剎車突然失靈,司機為避免汽車沖入人群造成多人傷亡,而撞向路邊貨攤造成他人財產損害等情況。構成緊急避險需要以下條件:
(一)必須是為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他人的人身、財產權益免受損害,而不是其他非法利益。必須受到現實危險的威脅,即危險必須現實存在,且已威脅到上述合法權益的安全。危險的來源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可能是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受害人或第三人過錯導致危險、飼養動物導致危險等。
(二)必須是危險正在發生,如危險尚未發生或危險已過去,就不再適用緊急避險。緊急避險損害的對象不限于危險制造者,因為緊急避險中危險的原因可能來自自然原因,沒有制造者,也可能有人為制造者,但緊急避險不限于指向危險制造者。
(三)緊急避險必須是迫不得已采取的。如果在當時的情況下,依交 通行為人的一般技術水平標準,本可以不損害他人合法權益而達到避險 目的,而行為人的行為造成的損害卻遠遠超過了緊急避險所保護的利益, 則避險人仍需負擔賠償義務。
(四)緊急避險保全的利益應大于受損害利益。這必須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判斷,如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不惜犧牲他人生命,為了保全自己運載的少量貨物而損害國家重要資財等都構成避險過當。
由此可見,對于造成交通損害者來說,如果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即不是迫不得已采取的或保全的利益不是大于受損害利益的,則緊急避險不能構成免責事由,當事人仍需按其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如緊急避險的險情是由第三人引起的,緊急避險又符合上列要件要求,則構成避險人免責事由,而由第三人負擔民事責任。如緊急避險的險情系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又符合上列要件,原則上應構成免責事由,但根據情況,也不排除避險人按公平原則負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條的規定,“車輛、行人……應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郭洪在本案中,橫穿馬路時,沒有注意到避讓在機動車道上正常行駛的機動車,造成了交通事故的險情。郭洪在此次交通事故中負有重要過錯,作為交通事故中險情的造成人,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交通事故的發生有時不一定是由于駕駛員故意為之,而是為了由于為了救濟小孩的生命等,此種情形屬于緊急避險,此時駕駛員可能并不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是若不能提供證明不是自己責任的證據,那么可能依舊會被認定為是自己的責任。
交通事故認定書簽字后悔怎么辦?
交通事故私了后能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發生交通事故,一方機動車未投保交強險時的責任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掛靠在買賣合同是否有效嗎
2020-12-08被別人誣陷偷錢怎么辦
2021-01-30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交通事故之后申請傷殘鑒定有哪些必要的步驟
2020-11-14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收費停車場內車輛被盜,商場能否擔責
2020-12-26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