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機動車報廢年限是多少年?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10 · 319人看過

我們知道機器不可能一直使用下去的,特別是對于機動車而言,一般來說機動車都是有著報廢年限的,之所以這樣規定主要還是考慮到當事人自己的安全問題,機動車報廢年限如果超過的話其安全性是沒有任何保障的,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對他人生命的不負責任,我國強制要求機動車達到年限必須申請報廢。

一、機動車報廢年限

根據規定,已注冊機動車應當強制報廢的情況包括:達到規定使用年限;經修理和調整仍不符合機動車安全技術國家標準對在用車有關要求的;經修理和調整或者采用控制技術后,向大氣排放污染物或者噪聲仍不符合國家標準對在用車有關要求的;在檢驗有效期屆滿后連續3個機動車檢驗周期內未取得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的。各類機動車使用年限方面,規定明確了小、微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8年,中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10年,大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12年;公交客運汽車使用13年;專用校車使用15年;大、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大型轎車除外)使用20年;正三輪摩托車使用12年,其他摩托車使用13年等。根據規定,國家對達到一定行駛里程的機動車引導報廢。

報廢新標準根據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公安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關于調整汽車報廢標準若干規定的通知》(國經貿資源[2000]1202號)和公安部《關于實施關于調整汽車報廢標準若干規定的通知有關問題的通知》(公交管[2001]2號)精神,1997年制定的汽車報廢標準中,非營運載客汽車和旅游載客汽車的使用年限及辦理延緩報廢的標準調整為:

1、9座(含9座)以下非營運載客汽車(包括轎車、含越野型)使用15年。達到報廢標準后要求繼續使用的。不需要審批,經檢驗合格后可延長使用年限,每年定期檢驗2次,超過20年的,從第21年起每年定期檢驗4次。

2、旅游載客汽車和9座以上非營運載客汽車使用10年。達到報廢標準后要求繼續使用的按現行規定程序辦理,但可延長使用年限最長不超過10年。延緩報廢使用的旅游載客汽車每年定期檢驗4次;延緩報廢使用的9座以上非營運載客汽車每年定期檢驗2次,超過15年的,從第16年起每年定期檢驗4次。

3、營運大客車的使用年限調整為10年,達到報廢標準后要求繼續使用的按現行規定程序辦理。延緩報廢使用不超過4年:延長使用期間每年定期檢驗4次。

4、上述車輛定期檢驗時,一個檢驗周期連續3次檢驗都不符合國家標準《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04)規定的[1] ,收回號牌和行駛證,通知機動車所有人辦理注銷登記。達到報廢標準后,不得辦理注冊登記和轉籍過戶登記。

5、營運車輛轉為非營運車輛和非營運車輛轉為營運車輛一律按營運車輛的規定年限(8年)報廢。

二、報廢流程

1、申請報廢更新的汽車車主領填《機動車變更、過戶、改裝、停駛、報廢審批申請表》一份,加蓋車主印章。

2、登記受理崗申請,對已達報廢年限的車輛開具《汽車報廢通知書》。對未達到報廢年限的機動車,經機動車查驗崗認定,符合汽車報廢標準,核發《汽車報廢通知單》。

3、車主持《通知書》自行選擇一家符合規定的回收企業將車輛送交解體。

4、回收企業經查驗《通知書》后將車輛解體并照相。要求發動機與車輛分離,發動機的缸體應打破,車架(底盤)要割斷。

5、車主持《變更表》、《XX省更新汽車技術鑒定表》和《報廢汽車回收證明》及車輛解體照片,經機動車查驗崗核對并簽字,回收牌證,按規定上報審批,辦理報廢登記。

機動車報廢年限并不是統一的,不同的車型其報廢年限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不能一概而論。上文我不僅給出了不同機動車的報廢年限同時還給出了辦理機動車報廢手續,如果大家需要可以做個參考,如果機動車已經達到報廢年限,我們有義務去申請辦理報廢手續,對于沒有辦理報廢而發生事故的有車主承擔全部責任。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非機動車交通規則有哪些規定

機動車駕駛證自學直考試點的公告的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盛兆帥

盛兆帥

執業證號:

13708202210448131

山東德億律師事務所

簡介:

本人經過多年的法學專業學習,擁有扎實的法學功底,在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建立了縝密的法律思維。同時,本人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以及迎著困難上的心理素質,秉著“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服務客戶。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盛兆帥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