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怎么協調,方式有哪些
1、進一步加大法律法規宣傳力度。積極穩妥推進《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把加強指導服務與依法規范企業用工結合起來。進一步規范大中型企業的勞務派遣用工行為;擴大勞動合同制度覆蓋范圍,特別是要在小餐飲、小商店、建筑企業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對農民工集中的中小企業通過推行簡易勞動合同文本等方式,提高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引導和督促自由職業者、隱性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及其雇工加入社會保障;指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特殊工時制度,靈活調整工作時間,滿足企業生產需要,保障職工休息休假權利。
2、大力推進協商機制建設。以推進三方聯席會議制度為抓手,努力促進勞資雙方通過協商解決爭議。一是著力提升工資集體協商的實效性。將工資增長、工資支付、勞動定額、福利待遇等作為協商的重點內容,通過協商預防和解決爭議。在推動單個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同時,積極推進區域性、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二是建立健全企業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體系。在企業中建立健全工會、職代會制度,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健全勞動者表達意見的渠道,增強勞動者與企業的溝通協商能力,落實勞動者民主管理權利。三是進一步發揮各級社團組織協調勞動關系的能力。努力發揮工商聯、臺辦、行業協會、商會等社團組織在協調勞動關系方面的作用,指導協調企業建立合理規范的管理結構,形成多方參與、齊抓共管的社會氛圍。
3、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充分提高主動監察意識,確保勞動糾紛處于可控狀態。一是做好勞動糾紛預控工作。對區域內企業勞動關系苗子性、隱患性、傾向性問題,建立月報、旬報制度,在一些重要時期建立每日零報告制度,對一些可能引發矛盾的突出問題建立快報制度。對上報的情況并結合投訴、舉報情況進行研究,分析突出矛盾與趨勢性情況,形成分析材料與對策措施,在此基礎上明確工作重點及形成工作預案。二是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結合不同企業在勞動用工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有針對性開展日常監督檢查;結合各個時期的勞動關系的特點,重點開展以工資支付、社會保險等內容的專項檢查活動。三是妥善處理突發性群體性勞動糾紛。按照“第一時間掌握信息,第一時間制定方案,第一時間化解矛盾”的要求,做到及時介入、有效疏導、快速處置。加強部門協調,形成工作合力,用足、用好欠薪保障金等政策,及時、有效處理好群體性勞動糾紛。
4、妥善處理勞動人事爭議。進一步發揮大調解格局工作效能,形成合力共同化解勞動糾紛。一是提高勞動仲裁調解率,快速、及時、方便化解勞資矛盾;二是完善多層次、多渠道的調解網絡;三是發揮各級職能部門作用,共同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5、進一步優化政府服務。通過加快完善工業區規劃和功能布局,加大工業園區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加大工業區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力度,進一步優化企業和諧發展環境。加快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改善務工人員服務,創新社會管理模式,有效保障務工人員生活、居住、就醫、子女就讀等權益。
6、建設高素質職工隊伍。在后危機時期,要將維護外來農民工基本權益作為工作重點。鼓勵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堅持“以人為本、永續發展”理念,注重職工全面發展,實現職工和企業共同發展。同時,引導職工樹立遠大理想和信念,全面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和技術技能,增強融入城市、適應社會能力,增強抗壓耐挫心理素質,建設高素質職工隊伍。同時,要健全企業黨群組織,進一步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職工歸宿感和認同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過工傷的是不能再辭退嗎
2020-11-14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是多少
2020-12-01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1-01-27交通事故糾紛司法解釋
2021-01-30未成年犯罪監護人責任有哪些
2020-11-13勞動案件先予執行是全部訴求還是可以申請部分訴求
2020-11-15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交警事故雙方自行調解完保險公司會理賠嗎(交通)
2021-02-22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