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罰執行過程中,減刑的適用大量而普遍,假釋因為其法定條件的嚴苛而適用較少。作為一種刑罰的執行制度,假釋與中國特色的減刑制度共同構筑了我國寬宥執刑罰的基本框架,但假釋在實踐中存在著明顯的瓶頸,有必要重新審視我國減刑、假釋制度。
一、減刑、假釋條件的比較
刑法第78條第1款規定,“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服刑人員,在服刑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現之一的,應當減刑……”第2款規定,“減刑以后實際執行的刑期,判處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不能少于十二年”。第81條第1款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后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第2款規定,“對于累犯以及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的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由此可以看出,不論是減刑還是假釋,“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是前提條件。但是,“不致再危害社會”不是減刑的必要條件,而是假釋的必要條件。減刑的對象是所有的“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服刑人員”;而假釋的對象具有限定性,即假釋對象具有否定的范圍,“累犯以及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的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二、假釋對象的否定范圍不合理性
從減刑和假釋的實質比較看,減刑是一種比假釋更進一步的獎勵。我國刑法規定減刑的適用對象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對累犯和嚴重暴力犯罪分子也可適用減刑。假釋對象把累犯和嚴重暴力犯罪分子也排除在外,與理不通。一般認為,累犯的再犯罪的可能性大,嚴重暴力犯罪分子人身危害性就大。但是,“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既然能夠是給他們減刑的理由,也沒有更強理由對累犯“不得假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花錢保外就醫容易嗎
2021-03-19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收集婚外情離婚賠償證據的方式
2021-02-28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江西藍天學院專職人員調崗申請表
2020-11-29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海上貨運保險承保的范圍
2020-11-30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