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違法行為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追訴時效是多少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違法行為在兩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這一條規定說明,對違法行為人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追究其法律責任給予行政處罰的有效期限為兩年,超過兩年發現的,不得對違法行為進行行政處罰。但是,土地違法行為由于歷史的、管理上的原因,或者由于這種不動產自身特定因素,往往會發生在發現其違法行為時已超過兩年的情況。能否就此認為違法占地行為只要在兩年內未被發現就不能追究,就變成合法了呢?對此,原國家土地管理局曾征求過最高人民法院意見。最高人民法院經研究并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意見后,本著從緋護國家、集體利益,有利于保護土地資源和制裁土地違法行為的原則出發,將土地違法行為這類案件作為一種特例來對待,于1998年5月4日作出函復,決定即對非法占用土地的違法行為,在未恢復原狀之前,應視為具有繼續狀態,其行政處罰的追討時效,應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從違法行為終了之日起汁算(以下稱繼續狀態終止起計算);破壞耕地的違法行為是否具有連續或繼續狀態,應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區別對待。
其他土地違法行為
(一)依法應當將耕地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而不劃入,經責令限期改正而拒不改正的;
(二)破壞或者擅自改變基本農田保護區標志的;
(三)依法應當對土地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而不予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提出行政處分建議的;
(四)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擅自同意減少、免除、緩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濫用職權的;
(五)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不依照土地管理的規定,辦理土地登記、頒發土地證書,或者在土地調查、建設用地報批中,虛報、瞞報、偽造數據以及擅自更改土地權屬、地類和面積等濫用職權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土地違法行為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追訴時效是多少”。正因為土地的重要性,所以我國法律制定了一些關于土地管理的法律,我們作為國家的一份子,要按照法律規定使用土地。希望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外國人被驅逐出境流程
2021-02-14手術簽字非直系親屬可以簽嗎
2021-03-02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人民警察應當遵守哪些程序規定是什么
2021-02-12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保險到期出過車險事故沒處理完,換家保險可以嗎
2020-12-20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愛車被冰雹砸成麻臉車險怎么賠
2021-02-22年輕白領必須走出的保險誤區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