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及幫對方偷稅漏稅有什么后果?
偷稅漏稅罪這是一個俗稱的罪名,應該講我國現行刑法沒有規定此罪名。我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了偷稅罪,第二百零三條規定了逃避追繳欠稅罪。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 以下罰金。
二、新刑法對“偷稅罪”的新表述
對比新舊法律條文的修改(新舊刑法對偷稅罪的規定附后),可以看出:
1、摒棄了偷稅概念。從通常含義上說,“偷”是指將屬于別人的財產據為己有,而在稅收問題上,應繳稅款原本屬于納稅人的合法財產,之所以發生偷逃稅行為,是因為納稅人沒有依法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因此,偷稅同為與平常概念中的盜竊行為不同,新刑法采用了“逃避繳納稅款”的表述,從中可以看出立法者對“偷稅”概念的認識已出現變化。
從本質上講,稅收是國家憑借強制力對納稅人的財產進行的無償占有;從稅收契約論的角度來講,稅收是納稅人換取政府公共服務而提供的對價。從這個意義上說,逃避繳納稅款是納稅人違背一種給付義務。改變罪名的提法,更加符合一般的法理和常識,更加人性化,體現了我國立法的進步。
2、設立了逃稅罪名。將罪名由“偷稅罪”改為“逃稅罪”,用“逃避繳納稅款”取代“偷稅”,并將“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規定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此概括性描述顯然比舊的規定更寬泛,更具有“口袋”性質,將更有利于對犯罪行為的認定。尤其是“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這一規定的變化,表明了立法者對于經濟犯罪更多傾向于從行為的危害結果角度進行考量,對積極主動挽回國家損失的行為,可依法予以寬大處理。較好地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也比較符合當前提倡的“社會和諧”。
3、對逃稅的手段采用概括性的表述。即:“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以適應實踐中逃避繳納稅款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
4、對構成“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數額巨大”的具體數額標準沒再作規定。以“數額較大、數額巨大”取代了“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10萬元以上”,修改了定罪量刑的具體數額標準,尊重了納稅人類型、規模、情形等特點,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原則。這既強化了對納稅人合法權利的依法保護,也突出了對涉稅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對整頓和規范經濟秩序具有重要意義,必將有力推進依法治稅進程,深化和諧征納關系,促進納稅人自愿遵從意識的不斷增強。
在我國的法律中明確的規定了,任何的企業和公民都是要履行按時繳納稅款的義務,如果在計算稅金時出現了隱瞞或者偽造稅務信息時,也是屬于偷稅漏稅的行為,也會給社會的經濟秩序造成嚴重的危害,所以在發生了偷稅漏稅行為后,稅務機關也是會根據涉案金額來量刑。
偷稅實施行政處罰時效為多長時間?
偷稅罪還是逃稅罪是怎么區分的
我國刑法偷稅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容留他人吸毒與非法持有毒品數罪并罰怎么處罰
2021-01-23訂婚了退婚怎么退
2021-03-14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交通保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1-19黑龍江殘保金的計算方式
2021-02-09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政府不履行安置補償協議,怎么維權
2020-12-15中山東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19公房拆遷款能算作遺產嗎
2020-11-26購買安置房能貸款嗎,安置房貸款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6江蘇傳統村落保護辦法:擅自拆除傳統建筑將被追責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