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法逾期申請準予強制執行可以嗎?
不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56條規定:“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55條規定:“行政機關根據《行政訴訟法》第97條的規定申請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具體行政行為依法可以由人民法院執行;
(2)具體行政行為已經生效并具有可執行內容;
(3)申請人是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
(4)被申請人是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人;
(5)被申請人在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期限內或者行政機關另行指定的期限內未履行義務。
(6)申請人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申請;
(7)被申請執行的行政案件屬于受理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管轄。
二、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指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 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 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 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 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后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 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二)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執行罰可分兩類:一是執行行政罰;二是執行罰。
(三)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指在采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采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直接強制是一種實力較強的強制方式,因此其運用在不違背現行立法規定之外,還必須堅持一定的合理度。
行政強制執行是行政機關對不履行法律責任的當事人進行強制處理的重要手段,需要由行政機關在規定的時限內進行認定,法律上也明確規定了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對于未按照規定的時限申請強制執行權的,則司法機關不再進行受理。
最新行政強制執行法全文
行政強制執行申請的條件有幾種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拆程序違法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15訂婚當天互換禮物屬于彩禮嗎
2020-11-13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集體林權流轉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征地拆遷適用民事訴訟嗎
2020-11-12房屋拆遷評估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1老小區拆了如何補償
2021-03-14農村的房屋的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21如何鑒別是不是小產權房
2021-01-07廣州舊城改造新增獎勵費
2020-11-12江蘇關于做好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方案審核工作的通知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