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
第二十九條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第三十一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以及本解釋第二條的規定,確定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九條(注:第二十九條專指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方式)各項財產損失的實際賠償金額。”第二款規定:“前款確定的物質損害賠償金與按照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確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則上應當一次性給付。”
死亡賠償金是對死者如果不死亡可能獲得的收入進行的賠償,這對于死者及其親屬是一項重要的經濟損失,屬于財產賠償,而不是精神安慰,同時死亡賠償金的賠償與人的生命期限有關,與死者親屬遭受的痛苦無關,且死亡賠償金所賠償的對象是死者,數額是死者財產收入的損失,而精神損害賠償的對象是死者親屬,賠償數額與死者親屬所遭受的精神打擊、損害程度有關,因此,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屬于財產損失賠償,而非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三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在本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按照新發優于舊法的原則,該司法解釋實際上間接宣告之前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已被廢止。因此,《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施行,奠定了死亡賠償金的屬性是物質性損失賠償的法律地位。
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第二十二條:“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該法明確了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是獨立的賠償項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補償費在村集體內部如何分配
2021-01-14學生入學后是否監護權轉移到學校
2020-11-26企業破產法的最新解釋
2020-12-30不動產是否可以內部鎖定不讓質押
2021-03-21案外人無法通過執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保險公司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可搭售其他產品嗎
2021-03-21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生效
2021-03-22承包的土地可以建房嗎
2021-02-14土地承包程序是什么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