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
第二十九條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第三十一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以及本解釋第二條的規定,確定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九條(注:第二十九條專指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方式)各項財產損失的實際賠償金額。”第二款規定:“前款確定的物質損害賠償金與按照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確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則上應當一次性給付。”
死亡賠償金是對死者如果不死亡可能獲得的收入進行的賠償,這對于死者及其親屬是一項重要的經濟損失,屬于財產賠償,而不是精神安慰,同時死亡賠償金的賠償與人的生命期限有關,與死者親屬遭受的痛苦無關,且死亡賠償金所賠償的對象是死者,數額是死者財產收入的損失,而精神損害賠償的對象是死者親屬,賠償數額與死者親屬所遭受的精神打擊、損害程度有關,因此,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屬于財產損失賠償,而非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三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在本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按照新發優于舊法的原則,該司法解釋實際上間接宣告之前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已被廢止。因此,《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施行,奠定了死亡賠償金的屬性是物質性損失賠償的法律地位。
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第二十二條:“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該法明確了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是獨立的賠償項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姘居和事實婚姻有什么不同
2021-03-07借款到期前保證人去世,繼承人要承擔保證責任嗎
2020-12-15個人簽的借款協議有效嗎
2021-01-30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的規定一月幾次,探視權的規定一年幾次
2020-11-19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4萬元合同算欺詐嗎
2021-03-21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購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2021-01-01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理賠的近因原則
2021-01-09房地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