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死亡本人工資有爭議如何認定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勞動者因工傷死亡的,工資的認定是按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進行認定的,不是勞動者工資進行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工傷死亡認定程序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在上下班途中因為機動車輛事故發生的傷害或者死亡應該是屬于工傷,那工亡認定及理賠程序是:
(一)符合工傷認定申請條件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予以受理。對工傷認定申請材料不齊全的,告知在十五日內補齊。
不能提供工傷定點醫療機構初次診斷、工傷職工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證明和認定工傷必需的證明材料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
(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材料齊全、證據可靠的,應在30日內做出是否工傷的決定。
(三)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做出的工傷認定決定以書面形式通知單位、工傷職工或其親屬、經辦機構。
(四)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的認定通知有疑義或不服的,可自收到通知書之日起60日內向上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機關申請復議,或者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勞動者因工傷死亡的,工資的認定是按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進行認定的,不是勞動者工資進行認定。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外國人委托國內律師的手續
2021-01-14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什么情況下格式合同無效
2021-02-20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商業車險退保能退多少錢
2021-02-11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是否要購買強制保險
2021-02-08傷害保險 AccidentalInsurance
2020-11-08預定死亡率 Expected mortality
2021-01-04安置房上市交易要補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9招,拍,掛有什么優點
2021-03-02如何計算土地出讓金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