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逃逸后都有什么責任
1、行政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該規(guī)定是對交通事故逃逸人員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將被吊銷駕照且終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論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2、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guī)定: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這里所說"責任"是指民事責任,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賠償責任。法律將該責任確定為推定過錯責任。由于當事人逃逸導致事故現場遭到破壞,使交管部門對事故責任難以認定,首先推定其有過錯,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若其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才可減輕其責任,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舉證責任。
3、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guī)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屬情節(jié)加重犯,刑法將此規(guī)定了較重的量刑。需要提及的是,《最高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法定最高刑是十五年,故意殺人罪法定最高刑是死刑。
二、如何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y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而對于“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解釋》第4條規(guī)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有不少人認為,出現交通肇事逃逸的情況,就一定可以按照交通肇事罪來論處。但其實,即使實踐中有這一情況,也不見得就構成交通肇事罪。因而,在追究肇事者法律責任的時候,要注意區(qū)分。要想定罪處罰,那首先肯定是要根據實際的情節(jié),能夠認定肇事者成立犯罪。否則的話,不能按照《刑法》的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
肇事逃逸審車不過應該如何處理?
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的標準是什么?
輕微剮蹭肇事逃逸的判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權眾籌融資的概述
2020-12-29機動車雙方責任一方不修拖著怎么辦
2021-02-27破產重整還能拿回錢嗎
2021-02-17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督促程序的實質要件有哪些
2021-02-05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基層醫(yī)院醫(y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經辦人要承擔合同的責任嗎
2021-03-14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拼裝的汽車發(fā)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人壽保險金的給付方式
2021-02-08土地轉讓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