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離開現場是否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離開現場不是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
肇事者逃離現場是指在事故現場因害怕遭到被害人家屬的毆打而逃離現場,主觀上并沒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事后主動歸案,這樣的行為不能以“交通肇事后逃逸”論處。
但是,在審查此類案件時,應當慎重起見,不能輕信肇事者的口供,以防止這一特殊情況成為肇事者逃避因逃逸而被加重處罰的借口。
二、以下這些行為不構成肇事逃逸罪
1、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達成協議,并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報案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開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并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的;
6、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傷害而被迫離開交通事故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交管局出臺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定性標準,“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責任而駛離現場、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等 8種情況將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在當代社會,很多的人員在對于交通肇事逃逸這個問題概念界定上面存在著模糊的狀態,認為只要離開了事故發生的地點的話,就是屬于逃逸的狀態,但其實并不是這樣來認定的,是要看他的主觀的目的和他客觀行為是否保持一致,都是為了逃避責任。
交通肇事逃逸交強險理賠嗎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肇事逃逸審車不過應該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有對外擔保能否注銷
2020-11-22泄露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13工傷保險報銷流程
2021-03-04遺贈扶養要滿足什么規定
2021-02-21酒駕出車禍私了要多少錢
2021-02-05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