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離和逃逸的區別具體有哪些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
肇事者逃離現場是指在事故現場因害怕遭到被害人家屬的毆打而逃離現場,主觀上并沒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事后主動歸案,這樣的行為不能以“交通肇事后逃逸”論處。
但是,在審查此類案件時,應當慎重起見,不能輕信肇事者的口供,以防止這一特殊情況成為肇事者逃避因逃逸而被加重處罰的借口。
二,以下這些行為不構成肇事逃逸罪
1、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達成協議,并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報案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開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并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的;
6、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傷害而被迫離開交通事故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三,擴展資料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2、天津市交管局出臺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定性標準,“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責任而駛離現場、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等 8種情況將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與逃離在實際的生活中應該較多的遇到,但是存在概念上的不同卻是許多人不能理解的,所以在具體的案件上如果存在爭議,尋求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就會顯得十分重要,但是更多的還是需要自己進行充分的認識,減少程序上不必要的錯誤。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掛假牌照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金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02公安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檢察院管轄的貪污賄賂案件時如何處理
2020-12-11告政府時提供假材料給法院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0喪偶后原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1-01-04使用假的畢業證如何處罰
2021-01-04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是多久
2021-03-16財產保全錯誤情形探討
2021-03-08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1-15拘禁方式干涉婚姻自由怎么辦
2021-03-11出軌生子財產怎么處理
2021-03-03約定競業禁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1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