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怎么判斷逃逸
(一)從對事發中行為人對事故的明知程度進行判斷
直接表現犯罪嫌疑人主觀意圖的證據其實不是很多,主要是其自己的口供和其它現場目擊證人的證言。因此,在審查案件時,除外注重審查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以外,要著重通過其它的證人證言對嫌疑人的主觀意圖進行判斷。
(二)從事發后行為人的行為表現上來進行判斷
審查嫌疑人是否具有逃逸的情節,也可以從嫌疑人事發時的行為表現上進行認定。在發生交通肇事后,判斷一個人逃離現場進是否具有逃逸故意,應當從以下行為進行判斷:
1、有無積極搶救傷者的行為;
2、有無立即報警的行為;
3、有無嫌疑人見發生了肇事,致他人勸阻于不顧駕車逃跑、棄車逃跑、編造謊言企圖蒙混過關的行為。
如果明知發生了肇事,犯罪嫌疑人仍然實施上述行為,應當認定為逃逸。
(三)從對事發后行為人對現場遺留證據的態度來進行判斷
交通肇事發生后,對肇事者所要求的職責之一就是要保護現場,分清責任。因此,判斷一名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逃逸的故意,也可以從他對現場的態度上進行判斷。如果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實施了隱瞞證據、破壞現場后等等行為的逃離現場的,應當認定其有逃逸行為。
(四)對事故發生后事物的客觀狀態上進行判斷
在司法實踐中,常常碰到犯罪嫌疑人以不知道發生了交通事故為由進行辯解,犯罪嫌疑人明知發生交通事故而逃逸的是認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如何認定犯罪嫌疑人明知交通事故發生,也是至關重要的。
二、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的8種情形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事故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強行離開現場的。
交通肇事中的逃逸,可以說是很惡劣的情節了,并且因為肇事著的逃逸,有可能導致事故損害結果被擴大,甚至會讓受害人無法及時得到救治而喪命。于是對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我國一直都是給予了比較重的處罰,甚至還有可能讓普通的交通事故演變為刑事犯罪。
交通肇事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哪些情況構成交通肇事逃逸,哪些情況又不構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后撤銷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6被判過刑的能參加村委會主任競選嗎
2020-12-10父母對未成年子女除了有保護和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之外,主要還有哪些責任
2020-12-07欠錢不還夫妻倆離婚怎么辦
2020-11-25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股權激勵中競業限制條款的效力
2021-03-26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飛機延誤多少時間賠償
2021-02-21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