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肇事逃逸怎么處理怎么辦?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為,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做如下處理:
1.對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200元到2000元罰款,可以并處15以下拘留.
2.對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沒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外,由公安機關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3.對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并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外,由公安機關吊銷機動車駕駛證,并終生不得重新領取機動車駕駛證.
交通事故逃逸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
第一百零一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第九十二條 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機動車交通事故快速處理辦法(試行)》
第十三條 對肇事逃逸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對駕駛人處以2000元以下罰款,并處15日以下行政拘留,記12分;保險公司按規定應于次年上浮逃逸車輛保險費。
交通肇事逃逸的含義是什么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含義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追究,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
肇事逃逸的構成條件主要有:
第一,行為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這是前提;交通肇事但按照《解釋》第1條和第2條的規定尚未達到犯罪標準的,即使逃逸,亦不屬于其范圍。
第二,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這是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因素。
如果行為人沒有意識到交通事故的發生而離開現場,則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人明知發生了交通事故,否則亦不能認定有“逃逸”行為。換言之,“逃逸”是具有主觀評價色彩的。
第三,行為人主觀上是為了逃避事故責任,逃避法律的追究的目的。
第四,客觀上實施了逃離事故現場,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行為。
二、什么情況是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8種情形: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事故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強行離開現場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我國對于肇事逃逸是制定了條規的,只要是發生了肇事逃逸就會根據案件的情況來進行定奪,構成犯罪和不構成犯罪兩者處罰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所以,作為一位駕駛員一定要遵守交通法,承擔責任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交通肇事逃逸交強險理賠嗎
輕微肇事逃逸拘留多久,輕微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罪判刑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訴訟流程詳解
2021-02-15投保人的保單可以抵押債務嗎
2021-01-21子公司向母公司借款需要借款協議嗎
2021-03-0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法院判決的贍養費可以公司代扣工資嗎
2021-02-10民事裁定管轄的規定
2020-11-09簽名只簽姓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6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