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后報警還屬于逃逸嗎?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追究,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肇事逃逸十分鐘又回來現場主動報警的,不算作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的,屬于交通肇事罪的情節加重犯。構成該情節加重犯,首先要求行為人的肇事行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否則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只能作為定罪情節在確定其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時加以考慮;
其次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已經發生交通肇事行為,如果對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動機,也就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再次,對于雖然履行了對被害人的搶救義務,但是逃避責任查清認定的行為,仍然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最后,所謂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現場逃離,但也可以將被害人送往醫院后逃離,甚至在現場躲藏的情形。
二、交通肇事情形
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責任而駛離現場、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等8種情況將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其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是強行離開現場的。
以上八種行為可以認定為交通事故逃逸行為,并在一些情況下可以追求肇事者的刑事責任。
隨著我國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道路上車輛愈發增多,那么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是大大提高了,有許多的駕駛員朋友當遇到交通事故后,抱有僥幸和害怕的心理所以會選擇肇事逃逸,那么我們國家對肇事逃逸的處罰力度也是非常嚴重,目的就是想從根本上取締肇事逃逸此類行為。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賠償金額多少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判斷股權受讓人的“善意”與“惡意” 及評判配偶單方轉讓股權的效力
2021-01-292020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08同居期間的財產如何分配?
2021-01-26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最新保險法司法解釋一,二內容是什么
2021-01-11保險代位權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2021-01-24林地承包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什么是土地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1-02-14出讓土地比劃撥土地房屋賣的高嗎
2021-03-05集體土地出租期限是多久
2021-02-02在禁養區內,有環評還是要拆遷嗎
2020-12-11商鋪拆遷補償你知道你應該拿多少錢嗎
2021-01-27拆遷安置房如何購買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