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定責是怎么規定的?
肇事逃逸往往延誤傷者治療,嚴重危害了公路交通安全,社會危害性極大,一定要予以嚴懲。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對于逃逸當事人的責任可以有以下幾種認定結果:
1、事故因當事人逃逸,而無法認定當事人責任的場合,無論事故各方的實際責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擔全部責;
2、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雙方均無責任,即意外事故,也要由逃逸方承擔全部責任;
3、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逃逸方有安全違法行為或駕駛有錯誤,他方沒有過錯,逃逸方負全責;
4、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事故當事人雙方均有責任,在確定過錯比例的基礎上適當減輕逃逸方的責任。
二、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一)行政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
(二)刑事處罰: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嚴謹的來說,關于肇事逃逸的定責是肇事逃逸的這種行為直接導致交警部門已經沒有辦法確定到底是誰應該承擔主要的責任,均判定肇事逃逸的一方承擔全部的責任。而且就算雙方均有責,但肇事逃逸的一方還是要承擔絕大多數的賠償責任,所以說,肇事逃逸很多時候就是作繭自縛。
酒駕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存在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擔保公司搶車警察追回的案例分析
2021-03-14買房交了定金怎么寫收據
2021-03-05如果交通事故肇事逃逸需要拘留嗎
2021-03-26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自愿離職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0-12-22借條應該怎么規范書寫才能避免引起借貸糾紛
2021-02-05如何申請越級強制執行
2021-03-23離婚訴訟財產分割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0-11-14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企業承包與租賃合同區別具體在哪些地方
2021-01-01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的差別有哪些
2021-02-11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