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生活中,當進行交通事故處理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事人雙方就交通事故相關問題處理未達成一致,而選擇向法院起訴。通常而言,法院起訴一般都會委托律師進行處理,但是,如果受害者沒有經濟條件去委托律師,就可以向法院申請法律援助。這時我們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法律援助交通事故的范圍,希望小編的介紹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法律援助交通事故的范圍是怎樣的?
(一)法律援助的對象:
1、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被告人。
2、公民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服務,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
3、刑事訴訟中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被告人,因經濟困難需申請法律援助的。
(二)交通事故申請法律援助的范圍:
1、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3、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給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4、殘疾人或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請求侵權賠償的;
5、請求給付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的;
6、請求醫療事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賠償的;
7、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8、主張因見義勇為、志愿服務等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9、離婚訴訟;
10、繼承訴訟;
11、辦理(2)(3)(4)(5)(7)項的公證事項。
持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核發的經濟困難救助證及一般經濟困難對象中的殘疾人、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申請法律援助時,不受上述法律援助范圍的限制。
二、法律援助的標準
經濟困難標準參照當地人民政府確定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兩倍執行。
(一)申請法律援助的對象必須是經濟困難或者因突發事故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公民以及刑事訴訟中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被告人。
(二)公民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下列有關材料:
1、身份證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人代為申請的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2、經濟困難的證明;
3、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及有關的證據材料。經濟困難的標準參照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布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執行。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交通事故的時候,如果當事人雙方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通過法院起訴的方式進行處理,可以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另外,如果需要聘請律師,而自己又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或者其他原因,是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但是在此之前當事人最好了解一下法律援助交通事故的范圍的,以便及時作出判斷。
法律援助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法律援助的范圍和申請程序
我國法律援助制度有什么特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給別人使用權可以轉租嗎
2020-12-08合同違約損害請求的抗辯方式有哪些
2020-12-01質疑公攤面積怎么辦
2021-01-30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被侵權人
2020-12-29刑事案件中哪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26個體工商戶稅收標準是什么
2021-02-26去拘留所探視要帶什么手續拘留所
2020-12-08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委托異地執行申請書
2020-12-01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原來的一致嗎
2020-11-27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婚嫁保險有什么用
2021-02-15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保險公司不賠錢怎么辦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