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向法官求情如何表達
首先先說你是初犯,然后再說主觀犯罪意圖輕,沒有別的好說。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和宣告判決,除法律另有規定,一律公開進行。公開審理的案件,要先期公布案由、當事人的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允許公民到法庭旁聽,允許新聞記者采訪和報導,定期公開宣判的應當先期公告。
(一)公開審判制度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和宣告判決,除法律另有規定,一律公開進行。公開審理的案件,要先期公布案由、當事人的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允許公民到法庭旁聽,允許新聞記者采訪和報導,定期公開宣判的應當先期公告。總之,應當把法庭審判活動的全過程,除了合議庭評議外,都公布于眾。
依照法律規定,下列案件不公開審理:
1、涉及國家機密的案件;
2、涉及個人陰私和隱私的案件;
3、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4、離婚當事人和涉及商業秘密案件的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對于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但判決仍然應當公開宣告。
(二)辯護制度
任何刑事被告人都有權獲得辯護。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辯護人,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人為他辯護。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被告人都有權為自己辯護。
(三)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是指為了保證案件的公正審判,而要求與案件有一定的利害關系的審判人員或其他有關人員,不得參與本案的審理活動或訴訟活動的審判制度。
該項制度的基本內容有:
1、回避適用的對象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適用回避的人員包括:審判人員(包括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員。
2、適用回避的情形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以回避:
第一,審判人員或其他人員是本案當事人或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第二,審判人員或其他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第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
3、回避的程序
回避的提出,可是以當事人提出申請,也可以是審判人員或其他人員主動自行提出。回避應當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可以在法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
對于當事人來說如果自己不能進行一定的陳述,對于當事人的利益維護會有著消極的作用,所以對于有關的本案人員來說肯定會計較具體的問題處理,所以自己對于此類問題要有充分的準備,這樣就可以進行權益的合法維護,從而減少自己的利益損失。
醉駕行政處罰標準2020
江蘇醉駕的處罰標準是怎樣的?如何量刑?
曾經醉駕過會被國企單位開除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2行政處罰再次違法,是否還可以進行立案受理
2021-02-17意外失火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08工傷爭議調解協議書
2021-01-15父母和子女能簽訂贍養協議嗎
2021-03-22外資企業注冊步驟是什么
2021-01-31商標轉讓的概念
2021-01-05承運人是否有法定留置權
2020-12-23“探望權”與“家庭暴力”
2021-02-25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房屋延期交付有賠償嗎
2020-12-25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