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轄權問題一直以來都是訴訟活動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在訴訟活動當中必須正確地確立管轄的法院才能夠進行省里否則一切順利的活動將因此而無效,這樣的現實生活當中,大家對于房屋買賣糾紛是比較關注的,那么。房屋買賣糾紛管轄地的規定是怎樣的?
一、房屋買賣糾紛管轄地的規定是怎樣的?
實務中,對于“不動產糾紛”范圍的理解,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認為凡涉及不動產的糾紛,包括物權糾紛、合同糾紛以及侵權糾紛等,都屬于不動產糾紛。二是認為僅指不動產物權糾紛,不包括不動產債權糾紛。對于與不動產有牽連關系的如房屋中介糾紛、購房款糾紛等,不屬于不動產糾紛。三是認為不動產糾紛應限制在因不動產的權利確認、分割、相鄰關系等引起的物權糾紛范圍。
隨著《民事訴訟法解釋》的施行(2015年2月4日),該問題得到了統一。《解釋》第二十八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不動產糾紛是指因不動產的權利確認、分割、相鄰關系等引起的物權糾紛。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同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政策性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按照不動產糾紛確定管轄。 不動產已登記的,以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所在地為不動產所在地;不動產未登記的,以不動產實際所在地為不動產所在地。”
二、正確理解上述條文,需要注意的以下幾點:
1、不動產糾紛僅限于部分物權糾紛。物權是指人們對物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是財產權的一種。我國物權法將物權分為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所有權是物權的完整形態,包含了物權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全部功能。用益物權是以對物的使用收益為目的的他物權,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等。擔保物權是以物的價值擔保債權到期能夠得到清償的他物權,如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物權糾紛是基于物權關系而產生的糾紛,它與債權糾紛構成了民事糾紛的常見種類。
2、物通常分為動產和不動產兩類。因不動產物權確認、使用、收益、處分和保護等發生的糾紛統稱為不動產物權糾紛。實踐中,區分不動產物權糾紛與不動產債權糾紛會產生一些歧義,例如確認房屋抵押合同無效究竟屬于哪一類糾紛。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明確,按照物權變動原因與結果相區分的原則,確定糾紛的性質和案由。對于因物權變動的原因關系,即債權性質的合同關系產生的糾紛,如物權設立原因關系方面的擔保合同糾紛,物權轉讓原因關系方面的買賣合同糾紛,均是債權糾紛;對于因物權設立、權屬、效力、使用、收益等物權關系產生的糾紛,則是物權糾紛。
3、基于專屬管轄屬于強行性規定,不允許當事人通過合意進行變通,其適用范用范圍應當盡可能限定在確有必要的范圍內。因此《解釋》將適用專屬管轄的不動產糾紛限定在“因不動產的權利確認、分割、相鄰關系等引起的物權糾紛”。除此以外的其他不動產物權糾紛,不適用專屬管轄。
4、幾類特殊合同糾紛適用專屬管轄。在實踐中,有些涉及不動產的合同糾紛具有一定特殊性,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同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政策性房屋買賣合同糾紛,雙方的爭議除涉及合同的訂立、履行等,還涉及當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政策和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專屬管轄,有利于統一裁判尺度,有利予配合當地政府處理該類案件引起的群體性糾紛。又如建設施工合同糾紛,往往涉及建筑物工程造價評估、質量鑒定、留置權優先受償、執行拍賣等,由建筑物所在地法院管轄,有利于案件審理與執行。
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的事,我們國家房屋買賣糾紛通常情況下所使用的管轄原則就是不動產所在地的管轄,其次還有幾種比較特殊的。這種特殊的合同糾紛適用的是我們國家專屬管轄的基本原則。
房屋打官司需要多久,房屋打官司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年遇到房屋拆遷賠償糾紛怎么有效處理
城市中,房屋采光權賠償具體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雇傭童工怎么處罰,童工是幾歲人群
2021-02-12涉外離婚孩子撫養權
2020-12-15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行政處罰限制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01訴后財產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約定競業禁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1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