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蘇行終字第055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鄒*明(曾用名鄒-剛),男,1976年8月14日生,漢族,湖北省團風縣人,無業,戶籍在湖北省團風縣淋山河鎮鄒沖村二組,現暫住常州市翠竹新村28幢丁單元101室。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常州市人民政府。地址在常州市局前街180號。
法定代表人范*青,該市市長。
委托代理人吳*方,男,常州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干部。委托代理人尹*青,男,常州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干部。
上訴人鄒*明因訴常州市人民政府不予受理行政復議決定一案,不服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年1月30日(2002)常行初字第19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2年6月14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鄒*明,被上訴人常州市人民政府的委托代理人吳*方、尹*青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經庭審舉證、質證認定:2001年7月5日和2001年9月1日鄒*明分別二次向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請求復議機關對其多次向常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舉報沒有結果的不作為行為進行復議。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于2001年9月30日作出了蘇勞社復決字L2001]第6號《行政復議決定書》。2001年10月18日,鄒*明向常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掛號郵寄了一份行政復議申請書,請求復議機關責令常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其所舉報的勞動用工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常州市人民政府于2001年10月26日收到上述行政復議申請,經審查認為鄒*明已就同一事實向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申請復議,且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也已作出了行政復議決定書。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十二條和第十七條的規定,決定不予受理鄒*明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鄒*明對此不服,于2001年11月16日向常州市鐘樓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根據案件管轄的有關規定,常州中級法院于2001年12月3日立案受理了本案。
原審法院認為:鄒*明向常州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的內容與其向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提出的行政復議內容事實一致。鄒*明向常州市人民政府申請復議時請求內容已經由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作出了行政復議決定。據此,常州市人民政府以申請人已就同一事實向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申請行政復議,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已作出蘇勞社復決字[2001]第6號行政復議決定書,決定維持常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申請人舉報事實作出的處理為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十二條、第十七條的規定,作出的常政復不字[2001]8號不予受理決定書認定的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應當予以維持。鄒*明的其他訴訟請求無法律依據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維持常州市人民政府常政復不字[2001]8號不予受理決定書;駁回原告鄒*明要求判令被告受理原告的行政復議申請,并依法及時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0元由鄒*明負擔。
上訴人鄒*明上訴稱:一審判決僅根據兩起行政復議申請表面的一些相同之處,即認定屬同一事實,沒有事實依據。同時,遺漏了必須參加訴訟的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對常州市政府未在法定期限內舉證證明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未予涉及;要求上訴人舉證證明被訴行政行為合法性沒有法律依據。請求本院撤銷一審判決,直接改判或者發回重審。
被上訴人常州市人民政府答辯稱:上訴人向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和向被上訴人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均是針對同一事實,即要求常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查處**煤田地質機械廠勞動用工違法行為。這一點從上訴人向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和向被上訴人提交的兩份行政復議申請、蘇勞社復決字[2001]第6號行政復議決定書均可以看出。被上訴人在法定期限內作出行政不予受理復議決定,并不違法。上訴人所謂遺漏必須參加訴訟的第三人的請求,無法律依據。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審判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請求本院維持一審判決。
在本院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對原審判決中“審理查明”部分認定的事實無異議,但上訴人認為其中有關“常州市人民政府于2001年10月26日收到行政復議申請”認定有誤。本院審查后,對雙方無異議的事實依法予以確認。
在本院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對以下事實亦不持異議,本院審查后依法予以確認:上訴人鄒*明因江蘇省**機械廠勞動用工違法問題,于2001年4月30日向常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舉報。后上訴人認為常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未依法對其舉報進行處理,向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申請行政復議,要求責令常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所舉報事項進行查處。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受理此復議申請后,于2001年9月30日作出蘇勞社復決字[2001]第6號行政復議決定書,該決定書認定常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已對上訴人所舉報的事項進行了查處,該復議決定還同時對鄒*明的其他申請復議事項作出了復議決定。鄒*明對此行政復議決定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02年3月11日以(2002)寧行終字第18號終審判決維持了該復議決定。在此期間,上訴人又于2001年10月20日向常州市人民政府申請復議,要求常州市人民政府責令常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其所舉報的江蘇省**地質機械廠勞動違法用工行為進行行政處罰。
本院在庭審中還查明:2001年10月20日,常州市政府的門衛已簽收了有關郵政部門投寄的行政復議申請。因此應當認定被上訴人于同日即收到了此行政復議申請。
本院認為:上訴人鄒*明向被上訴人常州市人民政府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事項已包含在其向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行政復議申請事項中,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也已對此申請復議事項作出了復議決定,并已經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維持。因此上訴人再次以同一事實申請行政復議,無法律依據,常州市人民政府作出不予受理決定正確。上訴人的其他訴訟請求和理由,系其對法律的錯誤理解,本院依法予以駁回。因此,一審判決認定的本案基本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審判程序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0元,由上訴人鄒*明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史筆
代理審判員:耿*建
代理審判員:蔣*群
二ΟΟ二年六月十四日
書記員陳-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損害賠償包括范圍
2020-12-21依法不追究原則有哪些
2020-12-21反擔保成立要什么條件
2021-03-25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離婚能向滿十八歲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3-12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