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判決的種類包含什么
行政訴訟按不同的訴訟審級程序中又具體地表現為行政訴訟一審判決、二審判決和再審判決。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未作出復議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起訴復議機關不作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
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的行政行為,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行政機關被撤銷或者職權變更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類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可以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應當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第二十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判決第三人承擔義務或者減損第三人權益的,第三人有權依法提起上訴。
第三十條 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第三十一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第三十二條 代理訴訟的律師,有權按照規定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有權向有關組織和公民調查,收集與本案有關的證據。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材料,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保密。
當事人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有權按照規定查閱、復制本案庭審材料,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除外。
如果有其他疑問,歡迎來律霸網咨詢專業的律師團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結算金額超出合同金額怎么辦
2021-01-27經濟補償金計算的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14岀資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0-12-04p2p非法集資判刑對職位有影響嗎
2021-01-31能否直接執行反擔保財產
2021-01-23合伙人退出錢怎么算
2020-11-27在執行協議上確實還不上債怎么辦
2020-12-09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保險欺詐有哪些形式
2020-12-11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土地轉讓免費怎么寫
2020-11-17公房拆遷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