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
醫療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是過錯原則。過錯是一種受主觀意識支配的、受法律或道德否定評價的外部行為。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表現形式。《條例》中對醫療事故的定義中規定:“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就是以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法定義務作為認定是否存在過錯的標準。
1.醫療機構的過錯:醫療機構不得違反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其所承擔的義務,如不得違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產品質量法》、《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說規定的義務。總體來說,醫療機構在醫療事故中違反的義務主要是管理義務,如按批準的診療范圍開展診療活動、適格人員的任用、保證醫療設施設備處于良好使用狀態、保證醫療器械、藥品、醫療用品符合國家要求及按照規定保管醫療文件等。
2.醫務人員的過錯: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行為人即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是否存在過錯,需要按主客觀標準進行判斷。
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及過于自信的過失。《條例》規定醫療事故的過錯是過失,主要的目的是強調行為人沒有主觀惡意,如果是故意,則應按照刑法處罰或者按一般人身損害賠償處理。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四種:
(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故確定賠償時應根據醫療機構的過錯責任大小來劃分:醫療機構負全部責任的,應承擔全部損失的100%;負主要責任的,應承擔全部損失的60%-90%;負次要責任的,應承擔全部損失的10%-40%;負輕微責任的,應承擔全部損失的10%。
在現實生活中的的實際情況是比較復雜的,當然具體問題要我們具體是分析。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聘用合同是正式員工嗎
2021-01-10保證合同糾紛案
2020-12-16公司破產補償是怎樣的呢
2020-11-14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離婚時,經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