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責任及法律法規匯總
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認定
對于責任程度的判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衛生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做出了規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醫療事故鑒定書中的“主要責任”或“次要責任”抑或“輕微責任”,是對事故原因力的認定,其本來意義是“主要原因”或“此要原因”,只不過醫療行政部門對相關責任人的行政處分看來是以原因力作為主要依據,需要如此表述而已。當然,醫學會的鑒定結論,不是具體行政行為,不能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其結論只是專家證言性質,在人民法院來說僅能起到證據的作用,沒有絕對的約束力,如果當事人對鑒定結論之責任認定有爭議的,如果合議庭認為有必要,可以單獨就責任程度問題(即原因力分析)再提交人民法院法醫室或委托有關專家作出認定。
相關法律法規:
第三條?處理醫療事故,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便民的原則,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做到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責任明確、處理恰當。
第四條?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療事故分為四級:
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
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體分級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三十七條?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有關事實、具體請求及理由等。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中明確了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完全責任、主要責任、次要責任和輕微責任。其中的完全責任,是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主要責任指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次要責任是指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輕微責任是指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但到目前為止,立法中并沒有針對不同的責任程度,明確具體的數字比例供計算賠償金額。在司法實踐中,通常借鑒法醫學“損傷參與度”的分級標準來確定過錯方責任程度的。我國大部分學者認可的“損傷參與度”分級標準為:
第一等級:死亡、后遺障礙完全是損傷所致,損傷參與度100%。
第二等級:死亡、后遺障礙是損傷和既往疾病共同所致,但損傷是主要因素,損傷參與度為75%。
第三等級:死亡、后遺障礙是損傷和疾病共同作用的結果,二者作用程度等同,損傷參與度50%。
第四等級:死亡、后遺障礙是損傷和疾病共同所致的結果,但疾病是主要因素,損傷參與度25%。
第五等級:死亡、后遺障礙完全是由疾病導致的結果。損傷作用可以排外。損傷參與度0%。
舉個例子,甲醫生存在明顯的醫療過失行為,并對患者的人身造成了損害。那么,經技術鑒定該醫療行為屬于醫療事故,醫院負主要責任,在確定賠償金額時,可參照第二等級損傷參與度比例的75%計算最終賠償金額
下列失職行為造成的事故為責任事故
(一)對急、危、重病員,?片面強調制度、手續而拒收病人,?或不負責任地轉院、轉科,或不采取應當采取的急救措施,?以致貽誤搶救時機的。
(二)診治工作中,?知道或應當知道病情疑難而不請示或不執行上級醫師指導,?擅自處理的;?上級醫師接到下級醫師報告后,不及時認真處理的。
(三)手術治療中,開錯部位,?摘錯器官,遺留器械、紗布等異物在病員體內,?或不按操作規程而錯傷重要器官的。
(四)護理工作中,?不嚴格執行查對制度、不按規定交接班、不遵醫囑、護理不當,或其他違反制度、操作規程的。
(五)助產中,?違反接產原則和操作規程的。
(六)用藥過程中,?違反藥物禁忌或藥物過敏試驗等使用規定的。
(七)在醫療工作中,不掌握醫療原則,濫用毒、麻、劇藥品,開錯或用錯藥的。
(八)生物制品的接種途徑、劑量、?部位錯誤或操作中消毒不嚴的。
(九)藥劑工作中,配錯處方、發錯藥、寫錯用法、貼錯標簽或制劑含量錯誤,?以及其他違反操作規程的。
(十)檢驗、放射、?病理等其他非臨床部門,漏報、錯報檢查結果,驗錯血型、?發錯血、拍錯片等。
(十一)麻醉中選錯麻醉方式、?部位,用錯麻醉藥或用麻醉藥過量以及不認真觀察病員用藥后的病情變化,違反操作規程的。
(十二)醫院領導、行政、?后勤及其他有關人員,在搶救病員過程中,?玩忽職守、借故推諉、拖延時間,?而影響醫療護理工作的。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醫療事故等級是醫療機構和患方認定賠償數額的關鍵因素。所以在簽訂醫療事故賠償協議書時,雙方當事人必須就該醫療事故有了明確的等級鑒定。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北京債權債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武漢首發反家暴人身保護令
2021-03-04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是什么意思
2021-02-18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