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我國商標法規定的商標專用權的有效期為十年。《商標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注冊商標有效期限屆滿,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在期滿前六個月內申請續展注冊,在此期間未能提出申請的,可以給予六個月的寬展期。寬展期滿仍未提出申請的,注銷其注冊商標。每次續展注冊的有效期為十年。續展注冊經核準后,予以公告。
攤銷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與折舊一樣,可以選擇直線法和加速法來攤銷無形資產。從金額上看,一般情況下,攤銷的費用相對于折舊費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說,大多數公司固定資產要遠遠大于無形資產,因此攤銷和折舊一般會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區分。
商標權是需要攤銷的,攤銷的成本低,還可以還是一種分攤購置成本的會計處理方法。
二、商標權的內容
(一)專有使用權
專有使用權是商標權最重要的內容,是商標權中最基本的核心權利。它的法律特征為,商標權人可在核定的商品上獨占性地使用核準的商標,并通過使用獲得其他合法權益。
專有使用權具有相對性,只能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使用。我國《商標法》第?51條規定:"注冊商標的專用權看,以核準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即注冊商標只能在注冊時所核定的商品或者服務項目上使用,而不及于類似的商品或者服務項目;商標權人也不得擅自改變構成注冊商標的標志,也不能使用與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
(二)禁止權
禁止權是指注冊商標所有人有權禁止他人未經其許可,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或服務項目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商標權具有與財產所有權相同的屬性,即不受他人干涉的排他性,其具體表現為禁止他人非法使用、印制注冊商標及其他侵權行為。由此可見,專有使用權和禁止權是商標權的兩個方面。
使用權和禁止權的區別在于兩者之間有著不同的效力范圍。使用權涉及的是注冊人使用注冊商標的問題,禁止權涉及的是對抗他人未經其許可擅自使用注冊商標的問題。根據我國《商標法》的規定,注冊人的專有使用權以核準的注冊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這就是說,注冊人行使使用權時受到兩方面限制:第一,只限于商標主管機關核定使用的商品,而不能用于其他類似的商品;第二,只限于商標主管機關核準注冊的文字、圖形,而不能超出核準范圍使用近似的文字、圖形。但是,禁止權的效力范圍則不同,注冊人對他人未經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均享有禁止權。這就是說,禁止權的效力涉及以下四種情形:第一,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相同的商標;第二,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標;第三,在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標;第四,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標。
(三)許可權
許可權是指注冊商標所有人通過簽訂許可使用合同,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的權利。許可使用是商標權人行使其權利的一種方式。許可人是注冊商標所有人,被許可人根據合同約定,支付商標使用費后在合同約定的范圍和時間內有權使用該注冊商標。實質上,上辦事與許可制度對于企業將發展橫向聯合,發揮優勢,擴大名牌商品生產,活躍流通,滿足消費者需要,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具有積極的意義。
(四)轉讓權
轉讓,是指注冊商標所有人按照一定的條件,依法將其商標權轉讓給他人所有的行為。轉讓商標權是商標所有人行使其權利的一種方式,商標權轉讓后,受讓人取得注冊商標所有權,原來的商標權人喪失商標專用權,即商標權從一主體轉移到另一主體。轉讓注冊商標,應由雙方當事人簽訂合同,并應共同向商標局提出申請,經商標局核準公告后方為有效。
綜上所述,通過上文的閱讀,攤銷是非常有必要在我國市場上發展的,可以降低投資者的風險,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現代財會制度。所以,商標權需要適用攤銷,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建議咨詢身邊有專業知識的律師朋友或者相關律師機構,也可以線上咨詢律霸網的律師朋友們,會為你帶來專業耐心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案件的案由有哪些
2021-01-07配音屬于表演者權嗎
2020-11-19指定管轄權不服要怎么辦
2021-02-08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