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過錯自行協商有何規定
1、由醫患雙方自行協商達成協議,沒有特定的第三人參加。
這種協商簡單明了,但容易造成矛盾激化,特別在雙方法律知識欠缺,協議書漏洞較多的情況下,往往達成協議后雙方再起爭端。
2、衛生行政部門主持達成調解協議。
這種辦法由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向衛生行政機關提出申請,在行政機關的主持下,雙方達成協議。從目前情況看,這種辦法能及時平息事態,穩定雙方的情緒。
3、當爭議進入訴訟程序后,可由人民法院主持雙方調解達成協議。
該協議一經送達立即生效,具有強制執行力,并不得上訴。它的好處是法律效力高,規范性強。但醫患雙方要經歷較長的時間。
自行協商以當事人自愿為基礎。無論是自行協商的進行、自行協商協議的達成還是自行協商協議的履行,都需要當事人的自愿和合意。當事人的自愿是調解能否進行的基本條件。
自行協商沒有嚴格的固定程序。自行協商并沒有固定的規則,如果當事人一方不愿意繼續自行協商,可以馬上終止,因而具有較大的靈活性。自行協商不具有強制執行效力。自行協商書沒有法律上的強制執行力,其所規定的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能否實現,主要依靠道義力量。自行協商實際上意味著民事糾紛的當事人在維護權利與權益方面相互妥協。如果雙方都堅持全面保護己方的權利與權益,糾紛就不太可能通過調解而獲得解決。
自行協商機制的介入,在醫患雙方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在調解時雙方地位對等,使得和解變得可能。調解的成功有利于有效緩解醫患關系,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建設和諧社會。
程序的便利性和處理的靈活性與合理性是調解的優勢所在,具體體現在:
通過自行協商方式處理醫療糾紛,被告可以解釋糾紛背后的原因,對已造成的傷害表示遺憾,原告公開接受道歉并與被告達成調解協議,這些對當事人雙方都是巨大的解脫。原告表示原諒被告及被告接受原告的這種諒解對雙方都有著重大意義。調解當事人通常都希望取得雙贏的效果:這樣的調解往往讓雙方免于爭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達成妥協。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醫療過錯自行協商有怎樣的規定”問題進行的解答,市通過協商的方式處理醫療過錯時,可以由衛生部門作為中間人進行協調,調解過程是要遵循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則。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沒履行完要簽中止協議嗎
2020-12-18征地補償標準不公布,我們可以在哪里查看
2020-12-28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未離職沒簽合同申請仲裁算曠工嗎
2021-03-25婚禮上送花圈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2021-01-15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不扣安全帶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0-12-17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山西省完善土地承包責任制的試行辦法
2021-01-21如何確定土地轉讓協議的有效性
2020-12-09拆遷安置房住房補貼是如何的
2020-12-15農村拆遷安置房與經濟適用房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