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責任糾紛賠償金額為多少?
數額不定。
一、醫療費怎么計算?
1、醫療費賠償金額=已發生醫療費用(不含原發病醫療費用)+預期醫療費用
(1)醫療費包括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中西)藥費、住院費、醫療機構的護理費等。憑合法醫療機構出具的醫療收費單據計算。
治療一般應在發生醫療事故的所在地醫療機構進行治療,未經醫院批準或出具證明而強行轉院、擅自另找醫院治療的費用,一般不予賠償;
擅自購買與損害無關的藥品或者治療其他疾病的,其費用不予賠償。
患者經醫院治療已痊愈后,沒有必要再住院治療的,應當立即出院。如果無正當理由拒不出院的,繼續住院的費用由患者自理。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醫療費還包括其他器官功能訓練費和適當的美容費,僅作參考。
2、醫療費不包括患者治療原發疾病的費用。原發病醫療費用是指非醫療事故所致的、患者治療本身原有疾病的醫療費用。可從兩個方面加以審查:
(1)以醫療事故發生的時間判斷。醫療事故發生前的醫療費用為原發病醫療費用。
(2)以處方藥品和治療項目判斷。凡用于治療患者本身原有疾病或損傷的藥費、檢查費、治療費等為原發病醫療費用。
出現爭議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界定,必要時可通過司法鑒定部門單純就醫療費用予以鑒定。
二、后續治療費怎么計算?
1、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2、在解決醫療事故賠償時(即結案時),對患者尚未發生的續醫費不能以一次性結算的方式予以給付。
3、是否需要繼續治療,應以專家鑒定組在《醫療事故技術》對醫療事故患者的醫療護理醫學建議為依據;
4、繼續治療費的計算。《條例》在第31條第2款第8項中規定,醫學會出具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應包括對醫療事故患者的醫療護理醫學建議。該條款實際是要求專家鑒定組就患者是否需要繼續治療和護理進行醫學評估。但是,單純的醫學評估并不能解決具體賠償數額問題。
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往往通過法醫學鑒定以確定繼續治療費的數額,而法醫多通過咨詢相關醫學專家來進行鑒定。《條例》規定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在實踐中,該部分費用可以參照疾病的常規治療和護理標準進行計算。
醫療損害責任的基本特征
1、醫療損害責任的責任主體是醫療機構,且必須是合法的醫療機構。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醫療機構應為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醫院、衛生院、療養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所(室)和急救站等機構。如執業助理醫師個人從事診療活動的為非法行醫,就不能適用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處理,而只能適用《侵權責任法》的一般規定。
2、醫療損害責任的行為主體是醫務人員,醫務人員包括了醫師和其他醫務人員。按《職業醫師法》的規定,醫師包括了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是指依法取得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尚未取得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村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預防、保健和一般醫療服務的鄉村醫生也視為醫務人員。執業助理醫師如果獨立從事臨床診斷活動,發生了人身事故,構成醫療損害責任,以及未取得醫師資格的醫學畢業生,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從事相應的醫療活動,是可以構成法律規定的醫務人員,成為醫療損害責任的行為主體。而關于護士是否可以成為醫療損害責任的主體,只有經注冊登記的護理人員在護理活動中造成病人人身損害,才構成醫療損害責任。
3、醫療損害責任發生在醫療活動中。按常人的理解,醫療活動是指有醫療的活動。其實不然,病人在醫院進行的身體檢查、醫療器械的植入、對病人的診斷、護理、康復和觀察都屬于醫療活動。但對于沒有通過手術、藥物、醫療器械和其他具有創傷性醫學技術的美容活動不認為是醫療活動。
4、醫療損害責任是因患者人身權益受損害而發生的責任。醫療損害責任是指因病人身體、健康、生命權被醫療機構損害而產生的責任,損害原因是過失。其中造成病人健康權損害是指造成病人的人身損害;造成病人生命權損害是指造成病人死亡;造成病人身體權損害是指病人的身體組成部分的實質完整性以及形式完整性的損害,即造成了病人人體組成部分的殘缺,或是未經病人同意非法損害了病人身體。
5、醫療損害責任的責任形態是替代責任和不真正連帶責任。替代責任又稱為間接責任、轉承責任、延伸責任,是指責任人為他人的行為和自己管理的物件所致損害承擔賠償責任的侵權責任形態。替代責任的最基本特征是責任人和行為人分離,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責任人承擔侵權責任。醫療損害責任就是典型的替代責任,實施醫療損害行為的是醫務人員,但承擔賠償責任的是醫療機構。而且只有醫療機構在自己承擔了賠償責任后,對于有過失的醫務人員才能對其行使追償權。醫療產品損害責任的責任形態是不真正連帶責任。在《侵權責任法》第59條規定“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后,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這就是不真正連帶責任,承擔產品責任的最終歸屬者是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而不是醫療機構。
醫療責任糾紛賠償金額為多少?醫療責任糾紛發生之后,受害者要爭取到相關的賠償金是可以找專業的律師來輔助,讓自己拿回權益。如果你不確定醫療責任糾紛賠償金額時,想要詳細了解的你可以在線與律霸網律師一對一溝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棚改安置房土地出讓金怎么計算
2021-03-13土地流轉合同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0-11-16土地流轉主要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262014年土地登記代理人《法律知識》:自愿原則
2020-11-16城市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都有哪些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