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過錯經典案例是怎樣的分析的
一、案例:
日前,某某像往常一樣騎著摩托車前往單位上班,在途中不慎發生意外,車毀人傷。某某隨即被送往上杭某醫院救治。醫生檢查發現,某某左腳脛、腓骨骨折,多處組織不同程度受傷。醫院為某某行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手術。手術后,某某又多次進行了X光對位對線檢查,一切正常。病情好轉的某某出院回家休養。誰知好景不長。某某回家休養的半年多的時間里,始終感覺患處腫痛不止,經三次拍片及詢問手術醫生,均答復是排斥反應,某某欲行鋼板拆除術時,發現鋼板已斷裂,骨頭對位線好,但骨胳未完全長好,醫生認為宜采取保守療法,過三個月視病情再作處理。三個月后,某某遵醫囑到醫院處復診,被告知仍需再等三個月。當某某再次復查時,其骨折處已向外成7度。此時,某某懷疑醫院手術存在問題,于是到某市第二醫院就診,診斷為應重新手術。某某再次拍片,確診脛骨斷處側位角已成10度,上杭某醫院認定斷端附近有多量骨痂,不改變治療方案。某某又兩次到某市第一、第二醫院請專家會診,診斷為必須立即重新手術。某某便入住某市第二醫院重新手術。
(一)判決經過
出院后,遭受身體和精神雙重痛苦的某某開始向上杭某醫院索賠。醫院方面以手術程序符合規定、手術成功,不存在醫療過錯,某某不遵“絕對臥床不活動”的醫囑造成鋼板斷裂,再次手術,不能賠償。
某某多次與醫院交涉協商,均無結果。一怒之下的某某將上杭某醫院告上法院,要求醫院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精神撫慰金等計人民幣13069.98元。
庭審的焦點在醫院的醫療過程中是否存在醫療過錯或醫療事故。醫院為了證明其主張,在審理過程中,申請某市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鑒定。某市醫學會鑒定認為不構成醫療事故,但醫療過程中后期技術處理有缺陷。對此不服,認為鑒定書不符合事實,醫院方提供的材料有瑕疵。但是,某某也無法提出相應的證據來推翻鑒定結論。
法院經審理認為,醫院在某某手術后復查X線片時,出現骨折端連續性骨痂生長緩慢、一年后鋼板斷裂、骨折端成角和骨不連等并發癥表現時,后期技術處理有缺陷,在醫療過程中存在醫療過錯。醫院應適當賠償的損失。對某某某要求賠償精神撫慰金5000元,因醫院的醫療過錯未造成胡女士精神損害的嚴重后果,法院不予支持。醫院在醫療過程中雖然不存在醫療事故,但存在醫療過錯,且無證據證實某某某的第二次手術系其自己的過錯造成,因此,醫院的主張法院不予支持。法院遂依民法通則規定,判決醫院賠償胡女士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計7074.98元。
(二)舉證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第八項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即在醫療糾紛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醫療行為是否有過錯以及是否造成損害,由醫療單位負責證明,只要醫療機構不能舉證證明對受害人所受侵害具有法定的免責事由,就應當對受害人所受侵害無條件地承擔無過錯賠償責任。
法官認為,其一,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并非案件的惟一證據。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只是一個事實,一個專家證據而已,對于案件能不能使用醫療鑒定結論,還要結合其他證據來看。如果僅把醫療鑒定結論作為醫療糾紛案件的惟一依據來看待,那么就會造成“醫療專家”判案的結果,而不是法官判案了,就不能很好地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所以,即使專家們處在一個很權威的地位,他們作出的醫療鑒定結論也只應當是案件中的一個證據而已,能否作為定案的依據,還要經過法庭質證以及結合其他證據來認定。
其二,非醫療事故案件不應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該條例是為了正確處理醫療事故而制定的,并非為了處理所有“醫療糾紛”而制定。因此對于醫療糾紛而言,若《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不能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就應當適用民法通則。本案中胡女士的病情,經龍巖市醫學會鑒定認為不構成醫療事故,顯然該案件就不應當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來處理,如果按照該條例,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就得不到保護。而醫院在對病人的治療過程中存在過錯,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二條第二款:“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醫療過程中有過錯,就是侵權行為,既然是侵權行為醫院就應當賠償。
二、法理評析非醫療事故按過錯賠償
非醫療事故的按醫療過錯加以賠償。此前的醫療糾紛案件常把鑒定結論作為判案的惟一依據,造成患者的權益不能得到充分保護。而此案的審理對非醫療事故的醫療差錯也加以賠償,有利于充分保護患者的權益,更符合法律規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非醫療事故案件不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并非案件的惟一證據。只要醫院醫療過程具有過錯,使患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了損害,就應當賠償,而非必須構成醫療事故才承擔責任。
醫療過錯,屬于過錯的一種。對過錯的判斷,在學理上有新舊過失理論之區分。所謂舊過失理論,乃是將過失與故意相提并論,認為過失與故意同屬應加責罰的行為人的主觀惡意。故意為積極的惡意,過失為消極的惡意。若行為與結果間有相當因果關系,而行為人對于結果的發生,有預見的可能,并應預見而未預見或者說應注意而未注意的,即應負過失責任。新過失理論,則認為過失不僅指應加責罰的心理狀態,還應就行為的客觀狀態是否適當加以斟酌判斷。即除行為與結果之因果關系及預見可能性之外,尚須就行為在客觀上有無過錯,加以審認。具體醫療過錯而言,判斷醫方有無過錯,應就醫方是否已盡客觀上的注意義務為標準,亦即應就是否采取避免結果發生的適當措施而判斷。基于新過失理論的合理性,該理論得到了廣泛的確認。這就要求在討論醫療過錯的認定時,首先要對醫療行為所存在的特殊判斷標準予以準確認識。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醫療過錯經典案例分析的相關知識的具體介紹,以及對于醫療過錯是需要進行相關的解決的,進行相關調解,如果對于這方面的問題,隨時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顧問,希望大家可以有所祥知。最后祝福大家身體健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誰有權查處有關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
2020-11-15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經常聽說有商品被召回都什么可以召回
2020-11-11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2021-03-22離婚不給撫養費
2021-02-26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