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生醫療糾紛你該如何處理
1、和解(協商解決)
發生醫療糾紛后,患方和院方可本著平等自愿的原則,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達成和解協議,和解協議的效力應予以認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七條規定,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和解應注意以下問題:
(1)醫患雙方的和解應遵循法律法規的規定,只能就民事責任進行協商,不能規避當事醫院、當事醫務人員應承擔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2)參加和解的患方必須直接與醫院發生利害關系,在法律上享有民事權利,依法承擔民事義務,如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患者本人,或者其監護人、繼承人、代理人等。
(3)參加和解的院方必須由院方法定代表人即院長參加和解,其代表醫院的行為,應認定合法有效。醫院的其他人員如參加和解,要持有蓋有醫院公章的授權委托書,其和解行為才合法有效。
2、調解(衛生行政部門等第三方介入)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八條對調解進行了規定: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并應當依據本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3、訴訟
在訴訟之前,當事人可以進行醫療事故鑒定或者醫療過錯鑒定,醫療事故鑒定由醫學會鑒定,醫療過錯鑒定由司法鑒定中心鑒定。進行鑒定并不是醫療糾紛訴訟的法定前置程序。
在舉證責任方面,患者對患方和院方存在醫患關系,以及產生了損害后果負有舉證責任,院方對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以及醫療行為和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負有舉證責任。
二、醫療糾紛產生的原因
醫院管理方面的原因
1.法制觀念落后于社會: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法律意識和維權觀念在不斷增強。但是面對社會整體法律意識的提高,部分醫務人員卻沒有及時轉變觀念。同時醫院的管理體制沒有根本改變,醫院除了收費水平提高外,醫療服務意識遠沒有跟上時代步伐,特別在用法律手段規范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保護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方面,與社會大環境相比顯得十分落后,所以一旦發生糾紛,醫院一方往往處境被動。
2.部分制度被人為廢止:醫院早已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這些制度對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預防事故差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三級檢診制度、會診制度、請示報告制度等。但部分醫院并沒有很好地執行這些制度,特別是病歷書寫制度。而隨著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實施,病人及家屬有權復制部分病歷資料,如果醫生未依據病歷書寫要求及時、認真書寫病歷,一旦患者或家屬發現病歷記錄與事實不符,很容易引起不滿而產生糾紛。
3.管理體制松懈:在醫療實踐工作中,有些糾紛是由于醫務人員,放松對病人的管理,從而導致不良后果。患者辦了住院手續后,如管理不嚴,在醫院內發生了非醫療問題,患者家屬有可能追究醫院的責任。常見有以下幾種情況:①有些醫務人員礙與情面,允許病人請假外出,本來是好意,但發生問題后,就可能成為引發糾紛的理由。②允許患兒陪護人員離開病區或醫院,當患兒由醫務人員代管時,不慎出了問題,如開水灼傷、摔倒、跌傷、高處墜落等,院方則需承擔失職責任。③精神病或行為異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不慎出了問題,也容易發生糾紛。④精神抑郁者在住院期間自殺,如果事先沒有防范措施,也可以成為引發糾紛的原因。
醫務人員自身的原因
1.缺乏應有的防范意識: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醫患關系正在向合同關系方面轉化。在患者看來,掛號看病,花錢檢查、治療,就要有優質的服務和好的治療效果,作為醫務人員,應當及時轉變思想觀念和服務模式。但目前有的醫務人員過分注重經濟效益,忽視“以患者為中心”的基本原則,對患者或家屬可能出現的不滿意心態缺乏應有的準備。
2.行業風氣不端正:社會各行業都存在著行業風氣問題,且互相影響。醫務人員作為社會的一員,隨時也會受到各種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目前行業教育、倫理教育、法制教育還比較薄弱,醫務人員重金錢輕技術、重業務輕服務等現象在一定范圍內仍然存在。有部分醫務人員以醫謀私,向患者索要禮品,收受“紅包”,接受吃請。所以患者一旦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必然產生心理失衡,便成了引發糾紛的理由。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包括哪些
2020-11-12孩子結婚收的禮金算受賄嗎
2021-01-04同居關系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16子公司股權轉讓需要母公司股東會決議嗎
2021-01-30如何判斷股權受讓人的“善意”與“惡意” 及評判配偶單方轉讓股權的效力
2021-01-29專利復審決定如何做出
2021-01-10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1-02-11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不發工資找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5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