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是處于平等對抗地位、有糾紛的雙方向處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訴其糾紛,并請求裁判方解決其糾紛的活動。
1.對立案材料均必須予以接受
《刑事訴訟法》第84條第3款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并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而又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機關。”第4款規定:“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
因此,對于報案、舉報、控告、自首等立案的材料來源,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首先都應當接受并進行登記。接受并不等于立案,立案是接受材料之后的一種決定,接受在是立案之前對立案材料來源的受理。接受以后對于不屬于自己直接受理的案件范圍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并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和舉報人;對于屬于自己管轄,但根據案情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再移送主管機關處理。
2.報案、控告、舉報均可以書面或口頭形式提出
《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款規定:“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后,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
3.嚴格區分誣告與錯告
《刑事訴訟法》第85條第2款規定:“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
4.保障報案人、控告人和舉報人的安全并滿足其合法要求
《刑事訴訟法》第85條第3款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愿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高級管理人員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8股權質押能否引入新股東增資
2021-02-02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1-20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遺產繼承到法院起訴怎么辦
2020-12-28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做交通虛假鑒定的后果
2021-01-27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發生交通事故訴訟糾紛要做些什么
2020-11-13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