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審立案時間的規定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5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5日內將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交答辯狀。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5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也就是說,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當事人遞交上訴狀之日起25日內(如當事人直接向二審法院上訴,則為當事人遞交上訴狀之日起30日內)將案件移送到二審法院。
二審法院的立案審查不同于一審。當事人起訴后,一審法院要審查起訴是否符合法定條件,不符合的,法院應當在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當事人上訴后,不存在二審法院審查上訴是否符合法定條件的問題,而是對原審法院的審理活動進行審查,當然也就不存在不予受理的問題。
二審法院收到一審法院移送的卷宗后應當在幾日內立案,民事訴訟法確實沒有規定,有關的司法解釋也沒有明確。但既然二審不存在不予受理上訴的問題,參照一審的立案期限即可。
依據民訴法:一百五十九條: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一、一審法院將案件移送二審法院(一個月左右)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條規定: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同時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交原審人民法院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稱《刑訴解釋》)第三百零二條規定:上訴人通過第一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上訴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在上訴期滿后三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并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第三百零三條規定:上訴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上訴狀后三日內將上訴狀交第一審人民法院。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上訴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在接到上訴狀后三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并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雖然《刑事訴訟法》對原審法院移送案卷、證據提出了三天以內的期限要求,但實際上由于一審法院工作流程、人力調配、上下級法院協調等原因導致一審法院在收到上訴狀后基本不可能在三日以內將案卷移送二審法院。在實際情況中,一審法院往往是在收到上訴狀后的一個月左右才將案卷整理完畢,移送二審法院。
二、第二審法院審查立案并移送業務審判庭(十五日左右)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七條規定立案機構應當在決定立案的三日內將案卷材料移送審判庭;第八條規定:案件的審理期限從立案次日起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中有關問題的復函》規定:立案庭承擔有關法律文書送達、對管轄權異議的審查、訴訟保全、庭前證據交換等庭前程序性工作的,向審判庭移送案卷材料的期限可不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第七條立案機構應當在決定立案的三日內將案卷材料移送審判庭規定的限制,但第一審案件移送案卷材料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二十日,第二審案件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三、二審法院同級人民檢察院閱卷(通常一至兩個月)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或者第二審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公訴案件,同級人民檢察院都應當派員出席法庭。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決定開庭審理后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查閱案卷。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查閱完畢。人民檢察院查閱案卷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刑訴解釋》第三百二十條規定:開庭審理第二審公訴案件,應當在決定開庭審理后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查閱案卷。自通知后的第二日起,人民檢察院查閱案卷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四百七十四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檢察院在接到第二審人民法院決定開庭、查閱案卷通知后,可以查閱或者調閱案卷材料,查閱或者調閱案卷材料應當在接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一個月以內完成。在一個月以內無法完成的,可以商請人民法院延期審理。
進入二審程序的案件如果開庭審理,同級人民檢察院應當出席法庭,那么就需要對案卷進行查閱以作準備。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二審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完成閱卷,但是《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在《刑事訴訟法》的基礎上作了突破,留了一個在一個月以內無法完成的,可以商請人民法院延期審理的后門。我們在辦理一些重大疑難的二審案件時,就時常會遇到人民檢察院以無法在一個月內完成閱卷而申請延期的情況。
四、二審法院審理期限(二至四個月)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二審案件應當在二至四個月之內審結。
五、不計入審理期限的延期審理(一個月以上)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于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九條規定:下列期間不計入審理、執行期限:
(一)刑事案件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
(二)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辯護人,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審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準備辯護的時間;
(三)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延期審理建議后,合議庭同意延期審理的期間;
(四)刑事案件二審期間,檢察院查閱案卷超過七日后的時間;
(五)因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院決定延期審理一個月之內的期間;
上述可不計入審理期限的情形之間可接連出現,而在司法實務中,法院如果需要更長的審理期限,往往會與辯護律師協商,要求辯護律師以需要調取新的證據為理由延期審理。因此,不計入審理期限的時間往往長達一個月以上。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法學學士學位,上海律師協會會員。自執業以來,專注律師實務及法律研究,致力于經濟糾紛、公司企業、損害賠償、婚姻繼承等民商事領域的訴訟、仲裁,非訴法律顧問、風險防范等法律服務。秉承“遵法、敬業、誠信、高效”的執業理念,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高效率、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在交通事故、婚姻繼承、債權債務、動拆遷、勞動人事等常態法律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及豐富的辦案經驗。楊麗娟律師執業以來成功辦理數百起訴訟、仲裁及非訴案件,為大中型企業及個人提供過大量法律顧問服務及專項法律服務。全面準確提供法律分析及解決方案,善于解決復雜疑難案件。
個體工商戶年檢步驟是什么
2020-12-27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兒子死后賠償款能當贍養費嗎
2021-01-12集資房的風險隱患
2020-11-12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人身保險有哪些特殊性
2021-01-21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土地轉包期內甲方死亡合同怎么辦,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25什么是拆遷主體資格,誰具備拆遷主體資格
2020-12-22用動遷協議騙取安置房差價費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30拆遷戶口在男方家能享受賠償嗎
2021-01-23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積極做好破產企業職工安置工作的通知
2021-02-21協議拆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4房屋拆遷時滅失是否賠償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