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撿到他人遺失物品是很常見的事情,有的人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有的人會當做自己的所有物保留下來。私自保留他人遺失物品的做法本身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如果在返還他人遺失物前遺失物出現(xiàn)了損毀、滅失情形的更是不可取。那么拾得遺失物滅失重大過失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下面就由小編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拾得遺失物的法律效果
我國《物權法》在《民法通則》第79條規(guī)定的基礎上,對拾得遺失物的規(guī)則稍作改進,于第109~113條規(guī)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fā)布招領公告。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之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遺失物自發(fā)布招領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二、拾得遺失物滅失是否要承擔責任
《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的規(guī)定,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1、遺失物是具體的物。遺失物只能是物,而不能是某種權利,比如商標權等知識產權。而且遺失物不能是不能被人控制的物,比如陽光等等。
2、遺失物的界定狀態(tài)體現(xiàn)在占有。比如甲丟了一只手機,那么這個時候手機被界定為遺失物是因為甲喪失了對手機的占有,也就是說甲喪失了對手機的實際控制。這一點是遺失物區(qū)別于埋藏物的最核心的特征。
3、是否喪失意思占有不影響遺失物的認定。所謂意思占有,是指原所有人根據(jù)記憶的意思表示而持續(xù)的虛擬占有狀態(tài)。是否喪失意思占有只區(qū)別于遺忘物和非遺忘物的遺失物,而不區(qū)別于遺失物和其他物的特征。因為遺忘物本來就屬于遺失物的一種。比如甲遺忘了背包在公交車上,那由于遺忘,甲喪失了意思占有。但是如果甲無意間丟失了一個背包,那么此時甲在不斷尋找背包的過程中仍然有著意思占有,但該背包依然被認定為遺失物。
4、遺失物的重新占有須通過他人的民事行為。比如甲丟了一只手機,如果這只手機之后被甲所找到了,在丟手機至找到手機這一段持續(xù)期間內,手機處于遺失物的狀態(tài)。而這個時候被甲找到了,不用說,甲重新取得了占有權;但是,除非甲能夠通過自身的民事行為找回這只手機,如果這個時候手機被乙拾得了,那么不管乙今后做何種行為,收益也好,處分也好,這只手機對于甲來說,自始至終是處于遺失狀態(tài)的遺失物。
根據(jù)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拾得他人遺失物不還的就已經涉嫌侵占罪,若造成拾得的遺失物滅失重大過失的話還會被追究其民事責任。所以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撿到他人遺失的財務的話,在找到遺失者前要妥善的保管好他人的遺失物,在經過遺失財物信息核對后再將東西歸還給遺失者。
挪動車輛丟失的責任應由誰承擔?
房產證丟失了,補辦流程是怎樣的?
車里的貴重物品丟失,停車場是否該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個人股權需評估嗎
2021-01-11配音屬于表演者權嗎
2020-11-19附條件生效多久生效
2021-03-06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qū)別
2021-02-02股東之間能有競業(yè)限制嗎
2021-01-13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收費停車場車被劃 保險公司不賠償應找保管人
2021-01-16土地承包中的發(fā)包方與承包方指的是什么
2020-11-16未全額繳土地出讓金能出土地證嗎
2020-11-28無需補繳土地出讓價款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4房屋拆遷公房有拆遷補償嗎
2021-01-31農村房屋拆遷補償,農村戶口和非農戶口有哪些區(qū)別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