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法律條文有很多,而這些法律條文都包含著人民的權利與義務。因此我國人民的享受的權利有很多,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人身自由權,言論自由權等。這些都是人民所熟知的權利,但是像抗辯權以及抗辯權行使程序中的限制是什么這樣的問題,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產生疑慮。
一、抗辯權行使程序中的限制是?
(一)適用范圍的限制。任何一種抗辯權都有其嚴格的適用范圍,如果超過此范圍,就是對權利的一種濫用,因此必須加以限制。我國《合同法》、《擔保法》明確規定了幾種典型抗辯權的適用范圍。
1、同時履行抗辯權只能發生在同時給付的雙務合同之中。雙方當事人所負擔的給付應當同時提出,相互交換。比如買賣合同,如當事人沒有約定,買方的價金交付與賣方的轉移財產權應當同時進行。一方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前,可以行使不履行合同的抗辯權,拒絕向對方給付,在對方履行不完全或有瑕疵時,也可以主張合同未經正當履行的抗辯權。
2、后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適用于有先為給付義務的雙務合同中。按照法律規定、合同性質或當事人的約定,合同的一方存在先為給付的義務,在其未為履行義務前,無權請求對方履行義務,而對方對其請求享有拒絕的權利。如果先履行一方的履行不符合約定條件,則后履行一方享有拒絕履行其相應履行請求的權利,這是后履行抗辯權的適用范圍。如果先為給付義務的一方在履行義務之前,發現對方的財產、商業信譽或其他與履行能力有關的事項發生明顯惡化時,可以主動中止履行義務,此為不安抗辯權的適用范圍。
3、先訴抗辯權則適用于承擔一般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對主債權人的抗辯。在主債權人未就主債務人的財產強制執行而無效果前,保證人可行使抗辯權。
(二)行使條件的限制。《合同法》、《擔保法》同時對法定抗辯權規定了嚴格的法定條件。這是對抗辯權行使的法定限制。
1、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法定條件:
(1)在同一雙務合同中互負對待給付義務。
(2)互負的義務已到了清償期。因為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在同時履行時的抗辯權,是一種對方在不為給付時也同時拒絕給付的違約救濟權,所以對方的對待給付義務沒有到了履行期,也就不存在同時履行抗辯權。須對方未為對待履行義務。只有在對方未同時履行義務時,才享有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自己的履行。這種拒絕是相互的,自己可以拒絕向對方履行,對方也可以拒絕向自己履行,最終的平衡通過同時履行而實現,或者以都不履行而告終。
2、后履行抗辯權的法定條件:
(1)必須是雙務合同。
(2)合同債務的履行存在先后。履行先后可根據當事人約定、法律規定或交易習慣確定。
(3)先履行義務一方不履行債務或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
3、不安抗辯權行使條件,我國《合同法》第六十八條已有
明確規定。這是依據誠信原則對不安抗辯權適用的明確限制。另外《合同法》還規定了不安抗辯權的附隨義務:
(1)通知義務。當事人因行使不抗辯權而中止履行時,應當及時通知對方。這是對對方權利的必要保護,雙方及時了解情況后,可以提出異議,或采取補救措施,等等。如果不盡及時通知義務,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2)對方提供擔保時應及時恢復履行。法律賦予不安抗辯權的目的是保護先為履行義務一方的債權,如因相對方提出擔保措施而使債權得到了保障,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條件就不存在,此時應當恢復已中止的債務履行。這種法定附隨義務也是對不安抗辯權的一種限制。
抗辯權行使程序中的限制是針對行為人行使抗辯權時的一種法律限制,制定這樣的限制是為了更好的讓人民行使這樣的權利。由此可見,我們國家對于人民的權利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都有一個嚴密的規定,所以我們國人在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時候要注意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程款的支付流程
2020-12-24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出讓地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0土地出讓金和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農村不同房屋的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
2021-03-05